国内中观数据监测:去产能任重道远
15年12月中旬至16年1月中旬,铜铝、水泥价格均呈现下跌,煤炭价格得益于季节性需求改善价格暂缓下行;铁矿石与钢材价格则在铁矿石供应压力放缓预期下价格出现小幅反弹。从库存数据来看,国内铁矿石港口库存、煤炭产区库存、重点企业水泥库存均处于历史较高位置,国内传统工业去产能仍然任务艰巨。
上游:煤价暂缓下行,铜供应压力趋缓。12月中旬至1月中旬,秦皇岛动力煤(Q5500)每吨价格仍然持平于370元每吨。煤炭港口库存延续下降,电厂库存小幅上升,季节性需求的改善对煤炭价格形成支撑,但煤炭产区库存的高企仍说明煤炭价格仍将长期承压。铜价同期下跌约5%,过去1年约有3%的产量出清,国际铜矿的减产预期也使得铜矿供应压力趋缓,但预计在铜矿企业的现金成本线动态下移影响下,铜价仍有下跌空间。
中游:铁矿石价格接近底部。12月中旬至1月中旬,铁矿石与钢材价格出现反弹,其中铁矿石价格反弹7%,螺纹钢价格反弹6%。国际铁矿石巨头开始下调2016年目标产量,虽然黑色产业链整体产能过剩,但铁矿石供应增长的放缓预期有利于铁矿石与钢材价格的企稳反弹。此外,电力方面,中国全社会用电量增速仍然呈现下行,2015年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0.5%;与2014年相比,用电量增速下降3.3个百分点。
交通运输:BDI指数降幅扩大。BDI指数延续了8月份以来的下跌趋势,过去1个月大幅下跌31%至358点;较8月份的高点下跌了71%。BDI指数的下跌,一方面反应了原油等燃料价格的低迷,另一方面说明了全球大宗原材料需求的持续下降。此外,预计铁路货运发送量同比跌幅将继续扩大。
海外大宗商品监测:油价延续下跌,农产品价格仍区间震荡
供应冲击叠加需求担忧,油价延续下跌。12月中旬以来,国际油价延续下跌趋势,BRENT油价下跌25%,WTI油价约19%。市场对全球原油需求放缓的担忧以及伊朗重返原油市场主导了油价的下跌。虽然OPEC与美国原油产量在12月份均下降,但伊朗重返原油市场仍然使得油价下跌;此外OPEC与IEA均下调了其对2016年全球原油需求增长预估,并认为供过求的状态仍会在2016年持续。从成本的角度来看,我们认为目前的低油价难以持续;但油价的企稳反弹需要高成本产能出清为支撑。
大豆与玉米基本面改善。12月中旬至1月中旬,CBOT小麦价格下跌约2.8%,玉米价格下跌约1.7%,大豆价格持平。基本面方面,小麦预估产量继续刷新记录,且为连续8个月上调;玉米和大豆的预估产量则连续2个月下降。库存消费比走势基本与预估产量相一致,小麦库存消费比连续两个月走高,玉米库存消费比连续两个月下降,大豆库存消费比连续8个月下降。此外,从CFTC期货持仓的变化来看,管理基金仍相对看空。整体而言,农产品整体供应压力仍在,但大豆和玉米相对小麦出现改善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