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商贸零售指数下跌11.42%,跑输上证指数2.46个百分点:上周,中信商贸零售指数下跌11.42%,沪深300指数下跌7.22%。92家样本公司中4家上涨,6家停牌,82家下跌。从细分行业走势来看,本期中信百货指数下跌11.89个百分点,超市指数下跌9.82个百分点,连锁指数下跌9.73个百分点,贸易指数下跌13.18个百分点。板块动态估值31.5X,相对沪深300估值溢价率为188.4%,较上期末下降18.3个百分点,其中:百货板块动态估值25.8X,相对估值溢价率下降8.8个百分点;超市板块动态估值37.0X,相对估值溢价率下降72.4个百分点;连锁板块动态估值48.7X,相对估值溢价率上升22.5个百分点。
低估值百货、农村电商个股表现优于板块:上周市场恐慌情绪进一步弥漫,零售板块个股泥沙俱下,仅4家公司录得上涨。整体来看,重资产、经营稳健、估值较低的百货龙头表现出较强的抗跌性,天虹商场、老凤祥、鄂武商、大商股份等取得相对收益;农村电商概念受市场关注,农产品、西安民生表现优于板块;个别重组概念股武汉中商、东百集团涨幅居前。前期热炒的重组、转型概念股汉商集团、杭州解百、兰生股份、明牌珠宝、新华锦等继续深度调整。
百货购物中心转型,精细化运营能力是胜出关键:向购物中心转型是传统百货业态的出路之一,购物中心符合零售业态的发展方向,虽然总量已经趋于饱和甚至过剩,但精准定位、精耕细作,有较强体验功能和场景化能力的购物中心并不多,后者具有极强的人群吸聚能力(如大悦城的逆势增长)。以天虹商场、王府井、鄂武商、银泰百货等为代表的全国和区域百货龙头经过多年探索,在购物中心精准化人群和功能定位、场景化设计、购物体验等方面取得了较大进步,结合百货在招商、品牌管理和精细化运营上的优势,实现了门店逆势扩张和高于行业的同店增长。多样化的资产证券化手段能够帮助商业地产企业平衡轻重模式,保持合理的资本回报水平。一旦消费寒冬过去,这些公司也将率先受益。
把握布局中长期筹码和参与超跌反弹良机。2016年以来,上证指数已累计下跌18%,剧烈的市场调整可能暂未结束,但部分个股中长期配置区间。我们建议低位买入爱迪尔(双并购基金聚焦钻石产业并购和产业链创新,高管全额参与定增并再度增持,目前价格低于定增价)、农产品(农业政策风口,农品流通旗舰,线上规模领先,建立开放平台吸引电商合作)、天虹商场(主业稳健,战略转型投入微店和移动端平台)、潮宏基(围绕中产女性多品牌、多渠道布局,高管再度增持,目前低于定增价)。市场超跌后逐步企稳,武汉中商、北京城乡、大连友谊、商业城等重组预期股有望率先反弹。
风险提示:经济低迷;国企改革的政策博弈复杂、延续性不强、实施力度低于预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