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
宏观基本面:通缩压力仍在
在食品价格上涨带动下,12月CPI环比上涨0.5%,同比上涨1.6%,涨幅均比此前一月有所反弹,属于季节性回升,2015年全年CPI上涨1.4%。另一方面,受国际油价大幅下滑的影响,12月反映工业部门状况的PPI环比下降0.6%,同比下降5.9%,低位企稳,工业部门通缩压力严峻。价格数据符合我们“持续低迷但不恶化”的判断。经济基本面并无显著改善--经济底部徘徊持续,市场需求偏弱。“宏观稳、微观差”格局仍将延续。
资金面跟踪:逆回购加量不减价,驰援流动性
新年伊始,流动性趋紧现象进一步凸显。新年第一个交易日交易所回购利率暴涨。股汇市均受重创,债市全面回调。虽降准再度失约,但央行依然诚意十足放量逆回购来支援流动性,全周净投放创11个月新高,维稳之心凸显。而在央行的扶持下,资金面也重新转宽。
利率产品:先跌后涨,V型上扬
上周国债收益率先升后降,整体较前一周有所反弹。以国开债为代表的政策性金融债收益率走势与国债趋同,V型反转,整体上行。上周成交量较前一周大幅上升,但较前期水平仍有所不及。
债市走势预判:市场动荡,请到债市避险
上周资本市场风起云涌,股市汇市纷受重创,债市更是上演了一幕深V反转的精彩剧情。新年第一个交易日流动性一度告急,导致债券收益率全面大幅回调。央妈祭出1300亿元大额逆回购操作,紧急救火,而且在周四的公开市场上维持了较大规模的投放,全周1900亿元的净投放终使得流动性偏紧缓解。而债券收益率在流动性充裕的助力下重新回落,但由于之前调整幅度较大,全周较前一周仍出现了较明显的上涨。我们认为目前市场内外不得安宁,股市动荡,人民币暴跌,此时利率债的安全属性更显弥足珍贵。从上周的市场走势来看,目前对于债市最显著的影响因素仍然是资金面。人民币的持续大跌所引发的资本外流对国内流动性的影响已有所显现。这也是市场降准呼声甚浓的原因所在。但央行明显对于降准的使用更加谨慎。预计当逆回购以及MLF、SLF等手段均效果欠佳时,方是降准落地之日。短期看来,在逆回购等手段护航下,流动性应无大碍,大幅回调的可能性不大。但现下已属历史低位,继续快速下行的动力又显不足,上下空间均有限。因此我们建议以静制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