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项:
1月7日,经中国证监会同意,上交所、深交所及中金所决定于1月8日起暂停实施指数熔断机制。
平安观点:
股票市场在近4个交易日内两次触发了熔断机制之后,三大交易所经证监会同意,宣布暂停熔断机制。这表明监管当局及时的政策调整,体现了其希望市场尽快恢复流动性、维护市场稳定的政策意图。我们认为,1)监管当局的政策反应力、协调力均有所上升,2)熔断机制的“磁吸效应”造成市场流动性枯竭,也使得市场存在一定的过度反应。政策调整后流动性将会回归,市场将逐渐恢复平稳,投资者情绪也将缓慢恢复。3)短期市场利空主要来自大股东减持临近、人民币贬值及经济下行压力;证监会的减持规定已缓解了大股东集中减持的压力,而人民币汇率贬值实际上是释放压力降低风险的过程,对中长期经济增长也有正面作用。短期市场来看,供给侧改革应当作为市场布局的主线,存在结构性投资机会。
从前期市场的情况来看,在熔断机制实行的4个交易日内两度触发熔断,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流动性挤兑;也表明证监会官方发言人提及“磁吸效应”客观存在。在这样的情况下,三大交易所经证监会同意宣布熔断机制暂停,表明监管当局及时对政策作出调整,也体现了监管当局希望市场尽快恢复流动性,维护市场稳定的政策意图。对此,我们有以下几点看法:
第一,监管当局的反应较去年7-8月资本市场异常波动期间明显加快,显示出政策的反应力、协调力均有所上升。
第二,由熔断机制造成的“磁吸效应”超出了市场和监管预期,其对于流动性的影响估计不足;而对于熔断机制造成的流动性枯竭,市场也显示出一定程度的反应过度。在当前及时的政策调整之后,我们预计市场流动性将会回归。在市场短期经历了非理性的调整之后,随着流动性的回归,市场将逐渐恢复平稳,也将有助于投资者情绪恢复正常。
第三,短期市场的利空主要来自几个方面:一是大股东减持压力临近,二是人民币汇率贬值,三是经济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短期来看,大股东减持压力在证监会发布新的减持规定后已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有助于防止集中“减持潮”的发生,稳定市场预期。人民币汇率和经济下行压力整体都是宏观经济面临的较大不确定性,同时,近期外汇占款下行超出预期,使得市场担心资本流出的压力,对市场形成了负面的影响。但总体来看,我们认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由前期的高估而逐渐贬值,过程虽痛苦,但整体是在逐步释放贬值压力和降低风险;中长期来看,对于中国经济的转型和复苏也存在积极影响。
短期市场来看,供给侧改革应当作为市场布局的主线。此次供给侧改革中央的决心较大,也得到了地方政府的积极响应。供给侧改革涉及的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等过剩严重的行业,均面临艰难的去产能过程。但供给侧改革对宏观经济的影响短空长多,尤其对于长期的影响是偏正面的。因此,我们也认为市场对于供给侧改革的政策预期在加强,存在结构性投资机会。主要推荐行业:有色、化工、煤炭、钢铁、建材、水泥、玻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