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项:
1月7日,证监会网站消息,为维护证券市场稳定,2015年7月8日,证监会发布证监会公告〔2015〕18号(以下简称《18号文》)。目前,《18号文》已近到期。为实现监管政策有效衔接,充分发挥市场自我调节作用,证监会制定了《上市公司大股东、董监高减持股份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减持规定》),自2016年1月9日起施行。
平安观点:
证监会与上市公司共同发力稳定市场。一方面,证监会出台新的《减持规定》,其中要求大股东在三个月内通过证券交易所集中竞价交易减持股份的总数,不得超过公司股份总数的百分之一,以避免《18号文》到期后出现减持高峰,稳定市场预期,兼顾中长期供求平衡,满足大股东持股适度合理流动的需求。另一方面,从1月4日起,即陆续有上市公司大股东公开承诺不减持,或延长限售,参与稳定股市的行动。截止到1月6日晚间,两市合计有42家上市公司发布了“关于承诺不减持公司股份”或“延长限售承诺”的公告,向市场传递其对长期发展的信心和对稳定股价的诉求。
短期市场受到利空因素冲击,市场情绪恢复缓慢。当前资本市场的确面临较多利空因素的影响,包括近期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较大幅度的贬值,供给侧改革推动市场出清可能对经济增长带来的负面冲击,近期大股东减持压力的逐渐临近等等。在这样的背景下,市场情绪处于较为脆弱的状态,本周4个交易日内触发了两次熔断机制即证明了这一点。这样的市场环境,需要监管当局和上市公司共同发力,稳定投资者情绪,维护市场稳定,重建投资者的信心;如此方能有利于市场的稳固和长治久安。值得一提的是,短期市场的大幅下挫虽然与减持对投资者心理层面的影响有一定关系,但并不是唯一的原因,因此证监会与上市公司上述举措对短期市场的维稳效果尚待观察。
从长期来看,我们认为中国资本市场仍然具备良好的发展前景。原因在于改革的步伐并未停驻,而是在加速推进当中:1)注册制改革逐步落地将加速股票发行市场的效率,降低企业上市的时间成本,真正激活资本市场的融资属性,有利于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壮大;2)养老金入市的推进,将填补资本市场缺乏长期投资者的空白,扭转当前偏短期、偏投机性的投资风格,促进资本市场的长期健康发展;3)供给侧改革一方面将带来上市企业兼并重组的投资机会,另一方面,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的改革举措将加速引导市场出清,为中国经济转型打下坚实基础。我们相信,改革的道路是曲折的,但前景是光明的。强力推动各项改革的落地是中国经济谋求转型和发展的唯一出路,也是我们坚定看好中国资本市场长远发展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