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货币市场利率继续小幅提升,截止本周三,隔夜和7日Shibor利率分别收于1.935%和2.352%,较上周同期分别回升3.2bp和0.4bp。
就外围环境而言,近期较为平庸的美国数据弱化了美元指数的上升动力,然而强势美元的前景展望并未改变。随着各国复苏差异的日益显现,2008年次贷危机后全世界央行同仇敌忾的阵营逐渐分化,作为目前复苏状态最好的经济体,美国最先步入货币正常化的归途。尽管美联储2016年的加息路径仍存变数,但其对新兴市场国家的冲击已然呈现,人民币选择盯住一篮子货币、阿根廷比索的大幅贬值等仅是开始,而非结束。对于中国而言,即使仅考虑前四大权重货币,美元兑人民币汇率指数的影响力也超过三成,于是盯住一篮子货币的人民币不仅扩大了对美元的贬值空间,也存在对一篮子货币走弱的可能,而这必然同人民币国际化下稳定币值的诉求形成矛盾,“度”的权衡将成为关键。
就国内环境而言,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速虽有所好转,但颓势扭转尚难看到。在经济数据发布的淡季,央行首席经济学家马骏的题为《弱化对数量目标关注疏通利率传导机制》的文章值得我们关注。在文中,作者指出货币政策转轨期间的货币需求波动较大,而不顾需求波动的供给调节极易加大短期利率的变动,进而不利于建立有效的利率传导机制,因此降准等数量工具的使用应该以稳定短期利率为前提。结合近来央行对“利率走廊”的引导,对“取消存贷款基准利率”的探讨,我们进一步认为,不仅降息空间在2016年将明显收缩,而且外占减少可能也不必然引发法定准备金率的下调,因需而动将是其核心,由此进一步压缩了流动性的整体改善空间。
综上所述,尽管维稳经济需要宽松的货币环境,但是货币政策的被动性及现有传导机制的不畅,令通过增大货币供给降低中长端利率水平以刺激投资的政策规划力有不逮,于是在维持现有宽货币态势的基础上,改革机制通畅传导路径势在必行,而且还需要其他非货币领域改革的相互配合。因此,相较于继续压低短端利率,稳定利率预期和加大结构性投放显然更有关键,受此政策导向影响,短端利率趋稳下的中长端资金价格缓降依旧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