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质量现企稳迹象,不良增速有望减缓
银行信贷风险集聚在房地产、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工业企业。当前资产质量正逐步企稳,带来不良边际改善。1)房地产市场回暖,消费端和投资端增速的不平衡表明去库存加速;2)债务置换厘清权责,疏堵结合规范地方筹、融资机制,释放存量债务风险;3)内外并举加速去产能:国内弱势的经济表现或隐含去产能加速,同时“一带一路”国际化战略输出国内过剩产能。
利率市场化影响渐褪,银行“摘帽”进行时
2015年10月,央行放开存款利率浮动上限,利率市场化基本完成。市场担心利率市场化后净息差收窄,我们研究美、日案例,并非必然。利率市场化后,美国存贷利差、净息差震荡上行,日本存贷利差波动向下。考虑到国内贷款利率市场化程度较高,下行幅度将小于存款利率,存、贷利差有望企稳。 同时伴随银行盈利模式转变,中间业务贡献增加,长期净息差将小幅上行。
混业经营:转型突破口
随着新金融监管框架的完善,我国混业经营将提上议事日程,并且国内混业模式以金控集团、银行母公司模式为主。因掌握最丰厚的基础资产,并参照台湾经验,我们认为银行是混业经营最大的受益者。1)银行和租赁、信托、基金混业拓宽投资渠道,提升资产端收益;2)银保混业在于销售和产品的深入合作;3)银证混业业务互补性强,投、融两端都能打通。
资产证券化:万亿蓝海受期待
国内资产支持证券在存量债券中占比仅为0.97%(美国25.6%),以现存17.8万亿债券规模静态测算,资产支持证券空间在1.8~3.6万亿,万亿蓝海可期。银行信贷ABS 享多重利好,1)释放银行期限错配风险;2)缓解不良上升压力;3)提高银行盈利能力。
银行股吸引力渐增,推荐兴业、平安、招商
当前银行股估值处于历史底部区域,利空因素均已反应在股价中,我们认为,在资产质量企稳、利率市场化影响渐褪、混业经营推进以及资产证券化加速等多重因素作用下,银行股吸引力渐增。同时高股息率特征,令其在IPO 重启背景下具有配置价值,我们看好:1)差异化路径,混业经营布局领先的兴业银行;2)依托集团金融资源优势,协同效应显著的平安银行;3)坚定以零售金融业务为核心战略,资产证券化行业领先的招商银行。
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下行导致不良率快速上升;利率市场化导致息差收窄;资产证券化、混业经营推进速度低于预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