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维持了短暂数日的稳定后近日出现阶梯式下行,连跌五天,再创逾四年新低,使得市场关于“央行默许人民币贬值”的疑虑再起。目前人民币波动率尚低,但市场对于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容忍程度更低,导致稍微出现波动即会引起轩然大波,招致恐慌情绪。我们认为,其一,没有必要对短暂的汇率波幅扩大过度恐惧,联储加息在即,人民币走软;鉴于人民币中间价市场化程度提高,其近期走势并不出格;其二,人民币汇率不会形成持续贬值预期;其三,未来市场应当克服对人民币汇率浮动的恐惧,适应汇率短期波动的加剧。
1、人民币汇率不会形成持续贬值预期。市场对人民币汇率的浮动恐惧仍然存在,浮动恐惧是否会形成持续贬值预期?市场的预期从来都是易变的,即便人民币汇率在6-7之间的宽区间浮动,也不意味着贬值预期能够持续发酵。我们认为,避免持续贬值预期的最好手段,既在于防范非法外汇交易和资本异常流动,更在于加速增长转型,使得中国梦能够兑现,那么国际社会和中国国民最终会对人民币汇率投出信任票。而当前,我国外储足够雄厚,国际收支稳健,加之经济增速仍高,韧性尚好;政府及央行具有足够的空间对外汇市场的异常情况进行干预,也有足够的时间加快推动经济的增长转型。
2、克服汇率浮动恐惧,不必高估汇率的影响。市场之所以恐惧,无外乎担心汇率波动对资本流动、实体经济乃至人民币国际化产生不良影响,但我们认为:1)在人民币汇率弹性逐步增大、人民币国际化程度日渐提高的背景下,国际资本将呈现有进有出的态势,外储增量有正有负亦将成为常态;2)自固定汇率制崩溃之后,主要货币之间的汇率波动成为常态,从1985年至今较长的时序来看,主要经济体的货币汇率年内波动幅度超过10%司空见惯,并没有对政府调控和经济运行带来太大困扰;3)中国政府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和人民币名义汇率的升贬并没有特别密切的关系,人民币国际化之路能否走好走远,取决于中国的经济结构转型能否顺利实现,中国梦能否得以兑现,而并非汇率本身。
3、适应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加剧。未来灵活的汇率双向波动应该成为央行常态化的目标而并非维持名义汇率的窄幅波动,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将进一步加剧。波动幅度的加剧可能由多种因素造成,但在这样的情况下,一方面,我们应克服汇率浮动恐惧,适应短期波幅扩大,将视角逐渐转向参考一篮子货币计算的有效汇率的过程之中,更多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使得央行货币政策更为独立有效。另一方面,应当加快改革和经济转型的步伐,改善资源配置和推动创新,使得中国梦能够兑现,从而彻底扭转国内外市场对人民币汇率持续贬值的悲观预期。因此,即便2016年人民币对美元的名义汇率运行在6-7的区间,也并无所谓;市场应当克服对人民币汇率浮动的恐惧,适应更为灵活的汇率走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