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回落,恒指最低报22327点,跌153点,最高报22485点,升5点,波幅158点,全日收报22417点,跌62点,成交665亿元,12月期指高低波幅22255及22484点,波幅229点,收报22417点,跌66点,成交99399张,平水,12月国指期货高低波幅9938点及10053点,波幅115点,收报9997点,跌37点,成交73631张,高水9点.
恒生指数成份股成交200点,中资H股指数高低波幅9957及10032点,波幅75点,收9988点,跌63点,成交130亿元.
今天大市表现沉闷,三条平均线汇聚於一起,十天线在22434点,二十天线在22447点,五十天线在22395点(三条线的差距不足52点),恒指便在这三条平均线内穿梭上落,缺乏方向,在等待欧洲央行今天的议息,及月中联储局的加息行动,而下跌股份接近千只,与指数回落62点极不同,在交易所与证监收紧卖壳活动下,细价股的退潮正逐步浮现.
其实交易所与证监应收紧上市要求及大股东转换的事项(包括卖壳),但上市後企业卖壳活动始终属於股东的事,只要按规则获得足够股东赞成的话,交易所及证监根本不应干预,而笔者欢迎他们收紧有关规则,其实市场最介意的,不是卖壳活动本身,起诉这也是企业的无形资产,对股东有益,大众其中不满是企业申请上市一刻便有卖壳安排,便形成一些人拥有其他人没有的重大资讯,更严重的问题,是这些公司股价在上市後便向下炒,使认购者及买入持有人士损失惨重,这是第一项不公平,希望收紧上市规则可减少纯粹因卖壳而上市的企业,另外甚麽稳定价格机制及增发股票行动,使有关人士可有向下炒而获利的倾向,对投资者极不利,其实投资者最不满的,应该是创业板的全配售,使货源全部集中在他们手上,一上市便暴升十倍以上,这情况已经出现多年,到目前才考虑改变游戏规则,这便是监管机构永远後知後觉的迟钝反应.所以本地投资者一早已经养成自求多福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