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摘要
公司概览。
公司是香港领先的企业医疗保健解决方案提供者之一,公司在港澳地区拥有广阔网络,截止2015年6月底共拥有超过600个服务点,其中42个属UMP 品牌的服务点。FY6/2015营业额中向合约客户提供企业医疗保健解决方案服/提供临床医疗保健服务分别占67.8%/32.2%。其中企业医疗保健解决方案服务分部向合约客户(包括保险公司及机构)提供医疗保健解决方案服务。公司除全科医疗及专科医疗外,还提供全面的牙科服务。公司根据与合约客户订立的不同合约(即按人数承包计划、按每次使用服务付费及年度定额收费计划)自合约客户取得收入。根据各计划,公司在协议的医疗或牙科服务覆盖范围内提供医疗保健服务, 合约客户为每一计划会员支付固定费用、为协议数目的计划会员提前支付年费或支付协议的次均诊费。
公司FY6/2014/FY6/2015营业额分别同比增长11.6%/13.6%,FY6/2014税前利润同比增长20.3%,但FY6/2015税前利润同比减少2.9%。FY6/2014净利润同比增长23.6%,FY6/2015净利润同比略微减少0.3%。由于2015财年新设的铜锣湾CT中心和铜锣湾SP中心录得亏损,同时员工薪金支出增加等原因,2015财年利润减少。
行业状况及前景。
香港医疗保健支出稳步增长,由2008年的825亿港元增至2012年的1,065亿港元,复合年均增长率为6.6%。
大多数香港企业客户与保险公司合作,市场规模于2014年达18亿港元, 自2008年起,复合年均增长率为10.4%;预计至2019年将达27亿港元, 2015至2019年的复合年均增长率为7.7%。规模较大的企业客户通常选择直接委聘企业医疗保健解决方案提供者。该等直接合约的市场规模从2008年的2.5亿港元增至2014年的8亿港元,复合年均增长率为21.9%; 预计2019年将达22亿港元,2015至2019年的复合年均增长率为20.7%。
优势与机遇。
公司在针对企业的医疗服务方面拥有丰富经验。
公司近年通过与凤凰医疗合作等方法积极拓展内地业务。上市集资额的60%将用于扩充内地业务,长远看将受益于中国医疗需求的增长和政府对医疗服务支持。
弱项与风险。
公司近年业绩表现一般。
公司于内地投资需要较多初期投资和磨合时间,内地居民目前对诊所接受程度不高。
估值。
公司招股价定为1.92-2.20港元,公开发行后市值为14.1~16.2亿港元。招股书没有披露2015年财务预测,预计新开的2个铜锣湾诊所业绩将逐步改善。公司招股价对应36~41倍2014A PER,低于香港同业康健国际,但是高于香港上市的国内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