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视点:货币政策维持宽松,央行避免“过度放水”
1)央行公布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11月6日,中国央行发布2015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报告指出,2015年第三季度以来,中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结构调整积极推进,新产业、新业态、新动力加快孕育。就业基本稳定,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继续提升,第三产业比重进一步提高,出口降幅收窄,消费价格温和上涨。但总体看经济结构性矛盾仍较为突出,内生增长动力尚待增强。第三季度以来,央行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坚定推进金融市场化改革,着力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
2)货币政策维持宽松,央行提出不可“过度放水”:今年前三季度,央行继续实施普遍宽松与定向宽松相结合的货币政策,托底经济增长,维持市场流动性的充裕。但在实体经济结构性调整并未完成,产能过剩问题依旧突出的情况下,银行惜贷情绪严重,实业亦缺乏新增投资的动力,?宽货币?难以转化为“宽信贷”,流动性滞留于金融体系内,而难以进入实体经济当中。在这样的背景下,央行在此次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提出,下一阶段,央行将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既要防止结构调整过程中出现总需求的惯性下滑,同时又不能过度放水、妨碍市场的有效出清,为经济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营造中性适度的货币金融环境。从央行的表态来看,我们认为未来央行将继续致力于维持当前市场流存量动性宽松的状态,但在边际上再进行大规模刺激的可能性较小。考虑到国内经济下行压力较大,而美联储加息在即,资本外流的压力依然存在,央行年内仍可能将再次降准以对冲外汇占款收缩的缺口。
3)推动结构调整,深化金融改革:报告强调,从根本上增强经济的内生增长动力,关键是要推动结构调整和改革,释放增长的潜力和空间,将更多的经济金融资源腾挪给更具活力和效率的经济主体。我们认为,短期内经济仍有下行压力,结构调整和改革将为中长期经济增长注入新的动力。在金融改革的重头戏利率改革方面,后续央行将继续督促商业银行提高自主合理定价能力,以更好地适应市场竞争的格局和客户需求。同时,进一步建立健全央行政策利率调控机制,培育完善市场基准利率体系。
4)更加关注人民币市场,汇率水平维持稳定:报告强调,重在坚持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从国际国内经济金融形势看,目前人民币汇率短期仍将维持稳定。未来央行仍将坚持市场化取向,稳妥有序完善市场化汇率形成机制,发挥市场在汇率形成中的决定性作用,增强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弹性,建立汇率调节国际收支的市场化长效机制,促进国际收支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