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观点:
我们认为美联储在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首次加息是势在必行的,而美联储官员近期的表态极大的提高了在12月份加息的概率。首先,美国经济在个人消费支出带动下呈现出稳健温和复苏的态势,美国劳动力市场已经接近充分就业的状态;其次,美国劳动者起薪水平的上升预示着美国当前的低通胀将不再成为美联储担忧的问题。此外,美联储在12月份首次加息,也有利于美联储对循序渐进的加息节奏的控制。美联储加息将抑制市场的风险偏好,但我们认为资本市场的表现相对好于7、8月份时的情况。
美国经济持续温和复苏
得益于美国个人消费支出的持续扩张,美国经济维持了稳健复苏的势头。今年前三个季度美国经济环比增长0.6%、3.9%、1.5%,而个人消费支出对GDP环比拉动比率分别达到1.2%、2.4%、2.2%;美国个人消费支出占据美国经济总量的近七成,其稳定持续的扩张,说明美国经济增长有着很强的内生动力。尽管当前由于美元的相对强势,净出口很难对美国经济增长作出正向贡献,但市场仍预计美国2015年的GDP增速将达到2.5%,为2011年以来的最高增速。
应对美国中长期通胀回升持有信心
就业市场的持续改善给中长期通胀回升带来支撑。9月份美国通胀率同比增速仅为零,PCE增速也只有0.16%;但核心CPI增速依然有1.9%,持平于自2013年3月以来的最高增速;核心PCE增速也有1.31%的水平,为近5个月最高增速。从需求端来看,美国就业市场持续改善,劳动者起薪水平趋于走高,年内平均时薪同比增速有望升至2.3%上方。此外,从成本端来看,美国通胀率的低迷主要受能源价格下跌影响,但当前能源价格进一步下滑的空间相对有限,且国际原油价格自8月底以来呈现出企稳走势。整体而言,我们认为美联储对通胀的担忧将很快成为过去。
美联储首次加息冲击温和,资本市场表现将好于7、8月份
美联储加息将直接导致美元基准利率的上升,这对资本市场的风险偏好构成冲击;如果美联储届时在12月份首次升息,我们认为资本市场价格将承受一定压力,但资本市场的表现将好于今年7、8月份的情况。今年7、8月份资本市场的表现可以视为美联储加息的预演,期间美股自高位回落12%、欧洲与日本股市的下跌幅度则接近20%、新兴市场股市的整体跌幅也有13%左右,此外大宗商品价格的下跌幅度也超过了15%。我们认为,彼时资本市场认为全球经济存在二次衰退可能,但随着美国经济数据的持续改善与中国经济失速风险的解除,12月美联储加息对资本市场的冲击将相对温和。预计随着加息预期的升温,美元将小幅走高,美股面临现实风险,美债则有潜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