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季度业绩继续小幅改善,油气低迷与核电重启缓慢影响当期业绩
公司中报显示营业收入同比增长0.32%,归母净利润同比降34.41%;公司1季度营收增1.01%,归母净利润下滑44%;3季报报营收增速相比中报回升,而归母净利润增速继续改善约4个百分点。其原因除季节性因素以外,也得益于公司继续采取各种措施控制和对冲传统业务收入与利润下滑。
公司业绩低迷的主要原因,一是由于下游油气等传统行业需求低迷,导致公司传统铸锻件产品订单不旺,二是核电重启建设进度略低于此前预期,导致当期公司业绩下滑。
公司核电铸锻件产品将伴随核电站项目建设逐渐放量
公司目前是国内少数拥有核安全一级泵阀、支承类铸件资质的企业。公司在福岛核电事故之前的核电产品订单接近2亿元,并且那时公司尚未拥有泵阀、支承类核一级资质。如今年核电建设不低于预期,公司核电产品订单有望达到2亿元。并且根据核电建设规划,预计公司未来平均每年核电订单都应会维持在这一水平之上
航空发动机与燃气轮机产品具有广阔空间
公司今年定增募集资金强化航空发动机与燃气轮机精密零部件生产能力。
我国大力发展航空发动产业,推动产业升级的趋势已经确立。公司早在数年前已经开始布局航空发动机精密零部件领域,目前公司已经与中航工业等合作,研发生产高温合金部件等新产品。据我们此前测算,我国军、民用航空发动机高温合金零部件需求平均每年分别均为大约50亿元,目前这一市场主要为外资厂商占据,公司产品推出后将有望实现国产替代。
燃气轮机叶片及相关部件方面,公司与GE公司已经开展合作,且双方有长期合作历史。目前GE公司正在寻求替代供应商,公司在新产品研发成功后,有望可能成为重要的替代供应商。据了解目前GE公司每年从PCC采购的同类精密铸件产品达到100~200亿元人民币。预计该燃气轮机叶片及相关部件产品最快有望在2年内成功。
中子吸收材料切入核电废料处理市场
公司正与工程物理研究院合作研发中子吸收材料。这一材料主要用于核乏燃料贮存格架。目前我国核电乏燃料有约3000吨需处理,每年新增650万吨,且这一增量逐年增加,我国迫切需求乏燃料贮存材料。公司产品研发成功后将很快可以打开这一市场。
盈利预测与估值
我们预计公司2015~2017年营收分别为14.51、16.97、20.38亿元,同比增5%、17%、20%,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3、1.9、2.64亿元,同比增6%、68%、39%,EPS分别为0.28、0.48、0.66元,PE83、48、35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核电建设持续低于预期,油价长期低迷,航空产品研发进度低于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