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光伏电站建设规模调增近30%,“十三五”规划光伏累计装机目标有望上调至2亿千瓦即200GW。7月30日,国内三大光伏行业协会联名提交关于光伏行业发展的政策建议文件,内容包括上调光伏发电目标、简化补贴发放程序、增加光伏电站用地优惠政策等。其中,《关于提高“十三五”光伏发电目标的建议》中提到将“十三五”规划光伏累计装机目标由之前100GW调整为200GW。9月28日,国家能源局发布《调增部分地区2015年光伏电站建设规模的通知》,要求全国增加光伏电站建设规模530万千瓦,即2015年光伏电站建设规模将由之前的1780万千瓦扩充至2310万千瓦即23.10GW,调增幅度近30%。由此可见,我国“十三五”规划光伏总装机目标实现上调的可能性很高。如果能够上调至200GW,那么“十三五”期间,我国光伏累计装机容量预计将实现年均逾30%的复合增长。
传统光伏制造业务稳健经营,战略转型电站运营效果逐渐显现。公司业务分为光伏制造和光伏发电两大板块。光伏制造板块主要是光伏配件的制造,属于公司的传统业务,目前主要是以稳定产能、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努力保持市场占有率和盈利水平为经营策略。电站运营则是公司向产业链下游的拓展延伸,是公司目前以及未来战略转型的方向,未来电站建设及运营将会成为公司主要的利润来源。截止2015年上半年,公司光伏电站累计并网超过510MW,在建和确定筹建的光伏电站约有750MW。2015年上半年实现太阳能电站运营收入1.96亿元,业务营收、净利润分别占比相应总额的14.32%、40.36%,转型成果逐渐显现。如果在建和筹建的光伏电站项目在2017年完全实现并网,估计公司2017年可实现2000MW电站并网,届时能够形成30.0亿千瓦时的电量供给,预计可实现34.5亿元的电力销售收入,对应7.17亿元的净利润。
产融相互结合,打造光伏配件制造+光伏电站运营+电站后市场产业链一体化协同。资金是光伏电站建设和运营的基础保障,也是电站运营行业的重要壁垒。不论是电站后市场金融平台的搭建,还是对外多种融资模式的运用,产融相互结合为公司电站项目建设和运营提供强有力的资金保障。公司布局太阳能光伏发电领域,一方面可以给公司带来稳定的现金流入,扩充公司的盈利点面;另一方面,将会在一定程度上扩大公司原有太阳能设备配件的销量,充分实现光伏发电新业务的拓展对光伏制造传统业务的带动。光伏配件制造+光伏电站运营+电站后市场的一体化布局,不仅能够为公司创造新的业绩增长源,获得各环节的利润,而且能够降低中间产品流转成本、销售费用等,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公司的综合盈利能力。
公司毛利水平不断提升,业绩增长逐渐稳定。2015年上半年,受政策引导和市场驱动等因素的影响,公司光伏制造板块和光伏发电板块均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半年报实现营业收入13.69亿元,同比增长36.6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48亿元,同比增长32.92%。光伏电站运营具有资金和资质两大壁垒,一直保持着约60%的超高毛利率水平。随着电站运营收入逐年增加,加之光伏制造板块景气复苏,公司整体的销售毛利率从2013年开始拐头向上,到2015年上半年已经提升至20%以上。随着公司转型电站运营的不断深入,公司整体毛利率水平将得到进一步提升,公司未来业绩实现高速稳定增长的可能性很高。
盈利预测:行业方面,光伏制造景气有所复苏,光伏电站“十三五”规划累计装机目标有望上调,整个光伏产业链景气向好;公司层面,战略转型电站运营的效果逐步显现,整体毛利水平得到不断提升,业绩增长确定性强。双重保障下,公司未来业绩实现稳定高速增长可期。电站运营业务,预计公司2017年可实现2000MW电站并网,届时能够形成30.0亿千瓦时的电量供给,预计可实现34.5亿元的电力销售收入,对应7.17亿元的净利润。光伏制造板块,业务经营稳健,业绩增长稳定,预计2017年可实现50.98亿收入,约计对应1.27亿净利润。两大业务2017年合计实现营收85.48亿元,对应8.44亿的净利润。预计公司2015-2017年EPS分别为0.23元、0.40元和0.74元,对应PE 分别为47.74倍、27.45倍和14.87 倍,给予公司“买入”的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光伏行业总装机容量不及预期;公司电站运营业务拓展不及预期;市场竞争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