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此次“双降”符合市场和我们的预期,旨在托底疲弱的经济基本面:降准有助于对冲外汇占款萎缩的负面影响,维持流动性的充裕;降息有助于推动实体利率进一步下行,提高企业投融资积极性;定向降准则将引导资金流向三农、小微等实体经济的薄弱领域。9月份物价的回落打开了货币政策操作空间,PPI及GDP平减指数的低迷显示当前通缩阴影依旧浓重;我们认为,四季度各项稳增长政策将继续加码,宽松的货币政策仍将维持,预计还将有0.5个百分点的降准,年底存款准备金率降至17%。政府将竭尽全力完成全年的经济增长目标,再加上前期稳增长政策效应的逐步显现,四季度经济有望回稳。
“双降”旨在托底疲弱的基本面,四季度经济有望回稳。央行此次再度“双降”,符合我们和市场的预期。刚刚公布的三季度经济增速“破7”,为2009年3月以来的新低,显示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下行压力仍然较大,亟需稳增长政策进一步加码。央行在此时再度祭出“双降”及定向降准的措施,有助于维持流动性的充裕,推动实体利率进一步下行,同时引导资金流向三农小微等薄弱领域,有助于托底当前疲弱的经济基本面。我们认为,四季度各项稳增长政策将继续加码,宽松的货币政策仍将维持,预计还将有0.5个百分点的降准,年底存款准备金率降至17%。政府将竭尽全力完成全年的经济增长目标,再加上二、三季度稳增长政策效应的逐步显现,四季度经济有望回稳。
通胀回落打开降息空间,实体融资成本进一步下行。9月份,CPI同比从上月的2.0%回落至1.6%;同时,连续43个月同比负增长的PPI和年初以来持续为负的GDP平减指数,均表明当前中国经济的通缩阴影依然挥之不去,宽松的货币政策仍有较大的操作空间。去年11月至今,央行通过数次降息使得金融机构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从去年底的6.77%降至7月份的5.97%;而近两个月以来,尽管10年期国债利率已下行至3.04%的历史新低,但与实体融资相关的票据直贴利率和温州民间借贷利率自7月以来持续盘整,后者甚至有上行趋势,实体企业的融资困境并没有得到有效缓解。央行此次在存贷款侧对称降息25个bp,最主要是目的是通过价格工具的引导实体利率的下行,进一步降低实体企业的融资成本,提高企业融资积极性,助力实体经济复苏。
降准对冲新增外占萎缩,维持流动性宽松。央行口径9月份新增外汇占款-2641.4亿元,较上月略有回落,但资本外流的压力仍然存在。此次普遍降准0.5个百分点及定向降准0.5个百分点,粗略估计释放资金量超过7000亿;加上本周一央行开展1055亿元MLF,共计向市场投放资金超过8000亿元。这足以对冲近期新增外汇占款连续下滑对市场流动性的负面影响,同时,正如央行所述,对于未来外汇占款的继续收缩、税款集中入库等因素可能对流动性产生的影响,也具备预调作用。
存款利率上限取消,利率市场化改革完成最后一步。央行在此次“双降”的同时,宣布对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等不再设置存款利率浮动上限。今年以来,央行逐步将存款利率浮动区间上限从1.2倍上调到1.5倍,随着存款利率上限的逐步放松,商业银行也逐渐不再将存款利率“一浮到顶”,存款利率上限的管制已然弱化。而此次完全放开存款利率的管制,意味着央行已经完成了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最后一步,我国的利率管制基本放开,金融市场主体实现真正市场化的自主定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