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公司发布2015年三季报,201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9.9亿元,同比增20.78%,实现净利润1.53亿元,同比增116.6%。摊薄每股收益0.28元。
主要观点:
全面并表使公司业绩快速增长。
公司去年收购的同智机电从今年起全面并表,带动公司业绩快速增长。根据此前业绩承诺,同智机电2015年净利润不少于8254万元;但近年来同智机电业务快速成长,我们预计其实际净利润将可能达到1亿元,并且, 同智机电业务的快速发展将持续推动公司军品收入与利润快速增长。同时, 公司收购福建骏鹏及嘉盛电源将从四季度开始并表。2015-2017年福建骏鹏承诺扣非净利润不低于5500、7200、9500万元,嘉盛电源承诺扣非净利润不低于2000、3000、4000万元。我们预计上述两个业务并表将给2015年公司贡献利润达到1.4亿元以上。
定增方案调整,加码军工业务。
公司调整定增方案,智能机电设备及管理系统产业化项目预计投入从此前1.9亿元增加到4.36亿。此举将增强公司车载机电设备、智能电源、配电系统等军用智能机电管理系统产品技术水准,强化公司在这些领域新产品的研发,巩固公司在军工智能机电管理系统领域的领先地位。同时,此举也表明公司未来持续发展军品业务的决心,公司战略转型保持定力。
新能源汽车关键部件战略方向不变。
公司最新调整定增预案中,取消了“基于互联网+的新能源汽车充电站建设与运营项目”。由于充电站建设运营项目环评周期相对较长,我们判断公司调整定增项目主要是为了缩短定增项目审核周期。公司加大对新能源汽车领域投入战略方向没有发生变化,未来仍有机会通过多种方式实施新能源汽车充电站建设项目。
盈利预测与估值。
公司向军工产品与新能源汽车产业转型决心不变,可以充分享受这两个行业快速成长的收益。我们判断,未来公司军品与新能源汽车关键部件产品收入均能保持快速增长,以及较高毛利水平。我们预计公司2015-2017年收入为14.88、20.24、26.92亿元,增速27%、36%、33%; 归母净利润2.57、3.89、5.02亿元,EPS 0.45、0.68、0.88元。考虑公司仍有可能持续进行外延收购,我们首次覆盖并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外延收购低于预期,军品或新能源汽车产品订单低于预期,定增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