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研报 - 宏观研究 - 正文

财政政策系列报告之一:把握中国“财政脉搏”

来源:宏源证券 作者:孙海琳,朱晓明 2014-08-12 00:00: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投资要点

财政赤字占GDP比重用来衡量财政政策对经济的逆周期调控效果时存在缺陷,剔除周期性因素的“财政脉搏”指标显示,中国财政政策的逆周期调控效果有时并不明显,个别时期甚至呈现顺周期特征,加大了货币政策的调控压力。

报告摘要:

央行研究局首席经济学家马骏特别强调的“财政脉搏”是什么?“财政脉搏”指标剔除了传统财政赤字率中受周期性因素的部分,能更准确衡量财政政策对经济的逆周期调控效果。财政收支的赤字或者盈余并不完全由政府的财政政策决定,还包含着经济周期性波动对财政收支的影响。计算剔除周期性因素的财政预算余额占潜在GDP的比重,可更准确衡量财政政策对经济影响的实际效力,观察财政政策的扩张或收缩力度。

美国、德国和日本的财政赤字率和财政脉搏指标显示,德国财政政策的逆周期调节特征最为明显,美国和日本在金融危机前财政政策一度呈现顺周期特征,危机后逆周期调控较明显。IMF和OECD均对“财政脉搏”指标进行测算和发布,其内涵思想一致,但在模型设定和指标计算中存在明显区别。为便云计算和比较,我们选用IMF的方法重新测算中国财政政策的“财政脉搏”。由于中国官方公布的UIB失业补助项目存在数据不足和口径偏小的问题,我们的测算和IMF的估算略有差异。

我们测算的年度和季度“财政脉搏”显示,中国财政政策的逆周期调控效果有时并不明显,个别时期甚至呈现顺周期特征,加大了货币政策的调控压力。我们发现,表面上看在经济下行阶段(如98年和09年)财政赤字占GDP比重明显上升,财政政策似乎起到了明显的逆周期调控作用,但用剔除周期性因素后的“财政脉搏”来衡量,可以发现我国财政政策的实际逆周期调控能力明显低于财政赤字率所显示的效果,有时还呈现顺周期作用。财政政策不能很好的发挥逆周期调控效果,加剧了我国经济结构性矛盾。构建我国的“财政脉搏”指标体系、建立恰当的财政政策评估机制,对减少财政调控的周期性错位、避免财政逆周期调控压力向“金融救市”压力的转化,进而避免货币信贷过度扩张和防止杠杆率大幅提升都具有重大意义。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