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石。我国拥有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制造业体系,并且GDP中制造业占比高达40%以上,这些有力地支撑着我国世界大国的地位。然而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我国制造业仍然大而不强,在自主创新能力、资源利用效率、产业结构水平、信息化程度、质量效益等方面差距明显。在新一轮科技革命重塑国际产业分工格局和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大背景下,制造业转型升级和跨越发展的任务紧迫而艰巨。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是我国提升综合国力、保障国家安全、建设世界强国的必由之路。
制造业在经济转型中承担重要任务。“调结构”、“促创新”将成为十三五规划的主旋律:“调结构”层面,未来我国经济发展将从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型,而服务经济的繁荣高度依赖于工业经济提供的坚实保障;“促创新”层面,新的商业经济模式亟需制造业升级以提供发展动力,智能制造、航空航天等高端装备突破任务艰巨。2015年5月8日,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这是实施我国制造业强国战略的第一个十年纲领,同样也将成为“十三五”期间制造业升级的重要指导文件。9月29日,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发布《<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2015版)》,包括10大重点领域,23个重点方向,每个重点方向又细分若干重点产品。“中国制造2025”战略明确以“制造”为核心,推进智能制造、航空航天、海工装备及高技术船舶等高端装备制造领域的发展进步。
细数六大制造相关领域投资机会。重点梳理了“十三五”期间智能制造设备、航空航天、海洋装备及船舶、轨道交通领域、电力设备、农业装备的投资机遇和有望受益个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