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先扬后抑,成交量没有继续收缩。上周市场先扬后抑,一周下来各板块指数均出现轻微程度下跌。其中,中证100指数、沪深300指数与中证500指数分别下跌2.01%、2.31%与2.27%;代表大盘蓝筹的上证50指下跌1.4%,跌幅最小;而创业板指数与2.79%,跌幅最大。上周两市日均成交量为5874亿,与前一周的5792亿相当。当前的成交量相当于从去年11月21日首次降息至春节期间的水平,仍然是巨量成交。从题材上看,锂电池、新材料与新能源汽车等成为近几周市场追逐的热点,在整体成交量趋势向下的背景下这些热点的成交金额连续数周上涨。从行业表现看,上周仅银行业上涨,其余各行业均下跌,下半周市场下行时国家队可能买入银行股护盘。跌幅较大的行业有餐饮旅游、计算机与钢铁,周跌幅均在4%以上。
债市分流资金,政策边际改善国内流动性。2015年置换地方债务额度共3.2万亿,截至9月18日地方政府已经置换1.94万亿,未来3个月还剩下1.26万亿的置换额度。地方债置换需要大量的资金,这意味着银行间市场的流动性进入A股的流动性可能性降低。同时,短时间内巨额长期国债供应增加势必对国债利率造成较大的冲击,虽然央行可能不断加大对银行间市场投放流动性的力度,但是长期国债利率也即无风险利率仍有可能上行,这对于资本市场来说也不利。为了防范资金外流,10月15日商业银行代客售汇业务需要上交20%的风险准备金。这项举措将能够有效抑制私人部门的购汇意愿,缓解资金外流与人民币兑美元的贬值压力。当前央行在银行间市场连续超额投放流动性,并在8月底进行了一次普遍降准,如果资金外流的压力得到有效缓解,那么国内的流动性状况将有所改善。
混改细则落地,1+N系列文件将陆续公布。混合所有制改革是此轮国企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顶层设计方案中1+N系列将陆续公布,混合所有制改革作为N系列第一个提出来,可见其重要性。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不能混合的领域、指导如何混合以及混合后如何治理的问题。我们认为混改方案整体上符合市场预期,中长期市场对此态度并不会消极,而且1+N系列的其他政策也将陆续落地,有利于市场情绪的酝酿。当前A股国企改革的主题投资主要集中在以下三类:第一批央企改革试点单位、整合并购预期的央企以及地方政策积极跟进的地方国企,建议密切关注。
综上,我们认为未来的市场仍有可能维持震荡走势,基本面良好以及政策热点将成为新的投资机会,建议关注国企改革、锂电池、新材料与新能源汽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