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2013年9月13日,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其中提到“开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2014年6月23日,保监会正式出台《关于开展老年人住房方向抵押养老保险的指导意见》。
指导意见主要内容:1、试点时间2年,试点城市为北京、上海、广州和武汉;2、开业满5年、注册资本超过20亿元、偿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120%的保险公司才可以参与;3、按照保险公司是否参与分配抵押房产增值,保险产品可以分为参与型与非参与型。
反向按揭的理论空间在千亿元级别:中国住宅房地产市场的存量规模约为100万亿元。2010年,中国大约1.69亿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13%。美国目前的情况是在合格的潜在人群中,大约有2%-3%的家庭选择了反向按揭。而中国由于观念上对反向按揭的接受度肯定要更低,我们假设是合格人群比例的1%,那么这一市场的规模是1300亿元。而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和观念的改变,该业务的市场空间会进一步加大。
面临障碍不少:1、产权制度风险:在70年产权制度下,部分老人的房屋可能面临在贷款期内产权到期的情况;2、观念的挑战:老人将房产抵押换取养老金而不是留给子女有违传统观念;3、房屋处置风险:反向抵押必然面临大量的房屋处置工作,这对金融机构来说挑战很大;4、保险公司还面临利率风险、长寿风险和房价波动风险。正由于种种风险存在,保监会设置了2年的试点期,但与此同时这也开辟了行业的发展空间。
投资建议:反向按揭养老保险业务若能在控制风险的情况下推出并得到市场认可的话,可以为行业带来明显的增量空间,但如何控制风险并获得市场认同存在不确定性。目前保险行业承保业务有轻微改善,但同时估值较低,维持行业领先大市-A的投资评级,首选中国平安、中国太保。
风险提示:投资环境显着恶化;保险增长持续低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