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企稳对行业经营状况的带动效应仍在显现,钢铁、有色等部分上游行业受库存带动生产恢复,需求拉动对上游产品作用仍然并不明显。相对而言,消费需求相对稳定且持续性较好,其中汽车、医药、公用事业较为明显。此外,电气机械及器材、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等子行业恢复相对明显。工业生产增速回落的行业主要有计算机通信为主的信息设备、纺织服装、金属制品等为主。
在经济企稳的背景下,在中报披露结束后市场业绩预期上调的行业主要包括信息设备、家用电器、纺织服装、轻工制造、公用事业等少数几个行业,业绩增速预期未有显着调整的有建筑建材、电子、交运设备、房地产、金融等,相比之下,采掘、有色、食品饮料、交通运输、餐饮旅游等下调幅度较大。 从二级行业角度出发,通信设备、白色家电、采掘服务、造纸、餐饮、保险、电力、交运设备服务、传媒、服装家纺以及生物医疗、汽车等子行业业绩预期上调幅度较为明显。
当前经济体制改革已经得到广泛重视,而且部分领域内的改革推进速度较快,由于前期部分经济改革领域受到持续追捧,而十一月份又有三中全会,在此阶段,部分经济体制改革热点将成为市场热点,此类板块在十月份进行积极布局为主。
市场风格运行方面,历史数据表明四季度投资者情绪相对谨慎、市场风格偏向低估值板块,四季度部分低估值行业仍有望获得相对收益,市场风格轮动的节奏或将加快,对于部分不具有业绩支撑的概念性炒作保持相对谨慎,注重业绩与估值的高安全边际板块为主。
四季度行业配置策略:十月布局改革热点,并增加低估值防御类比重。配置主线一:经济体制改革、经济转型为主的潜在热点,重点关注军工、节能环保(光伏、污水、大气、土壤污染治理等)、公用事业(天燃气为主)、食品制造、林业、信息消费(安全、4G等);主线二:业绩增速有望超预期,稳定增长且估值相对合理的行业,重点以汽车、家电、纺织服装、轻工制造。周期性行业中可以适当关注建筑建材、化工为主,但配置比重不宜过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