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市场化是经济社会成熟化的标志。今年7月20日起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后,存款利率市场化也势在必行,中国距离全面的利率市场化越来越近。
中国过去高积累的发展模式是高利率的关键。较高的存款利息引导民众将资金存起来,压缩消费,支持基础设施建设。伴随着大建设起飞阶段的完成,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中长期看存款利率和储蓄率均会下降,引导人民注重当期消费。
伴随着利率市场化进行的是更深层次中国经济发展模式正在从单纯强调投资的模式中走出来。中国当前的高存款利率、储蓄率与过去起飞阶段的重视投资和积累的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从日韩经验看,高储蓄率是经济发展的必经过程。经济发展进入罗斯托所说的“大众高消费阶段”,储蓄率会下降,利率实现市场化水到渠成。
存款利率市场化后,金融机构对存款的争夺短期可能导致存款利率上升、息差降低。但这不影响长期中利率下行的大趋势。
总结主要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利率市场化的经验,对中国存款利率市场化进程得出以下启示:(1)先长期后短期,先大额后小额,渐进式推进存款利率市场化。(2)选择合适的改革时机,在宏观环境相对稳定(尤其是物价稳定)时推进利率市场化。(3)发挥大型银行的引领作用,避免资金价格过度波动。
我国利率市场化的总体思路是:先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利率市场化,后存贷款利率市场化。经历以下过程:(1)放开银行间拆借利率;(2)放开债券市场利率;(3)存贷款利率市场化。
利率市场化尤其是存款利率市场化之后,短期中存款利率上升,利差缩小仅是短期效应。中长期看将促进金融创新、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银行经营方式的转型,特别是经济发展模式和资源配置的方向性变化必将引导利率下行。整体来看,利率的走势呈现出倒J型变化,先是短期上升,然后长期下行。我们把这一趋势称为“利率市场化的倒J曲线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