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涉及三个方面,时间段为十二五后3年:为进一步落实《“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和《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加快提升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创新能力,提升行业技术水平,工信部特制定《海洋工程装备科研项目指南(2013年版)》。
指南从工程与专项、关键系统和设备、共性技术与标准三个方面,提出了“十二五”后三年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的重点科研方向。
工程与专项:包括深远海浮式基地和天然气浮式装备两项。
其一为深远海浮式基地。工程总目标是满足我国深远海岛礁生活和建设、岛礁和海洋旅游、海上维权执法、海洋油气及渔业资源开发、后勤保障等方面的紧迫需要,根据不同海域风、浪、流分布的情况,结合不同用途对浮式结构型式的需要,重点开展小水线面半潜箱型、筒形桁架组合型、单船体型单元浮式结构及复合型浮式结构等系列深远海大型浮式结构设计、建造、安装等方面的关键技术研究,分阶段实施大型浮式结构的示范工程。
其二为深海天然气浮式装备(一期工程)。工程总目标是满足我国深海大型气田开发和海上液化天然气接收站建设的紧迫需求,系统开展深海天然气浮式装备(英文简称:FLNG,包括浮式液化天然气生产储卸装置LNG-FPSO 和浮式储存及再气化装置LNG-FSRU)设计、建造、集成等方面的关键技术研究,以及相关关键设备和系统的研制,形成相应的总体设计方案、设备工程样机及全套系统的试验验证装置,完成有关测试和检验、试验验证等工作,建立相应的FLNG 设计建造规范与标准体系。开发一型适应我国南海大型气田开发需要、舱容约30万立方米、LNG 年产量约为200-300万吨的LNG-FPSO,一型舱容在20万立方米以上、年气化能力约为200万吨的LNG-FSRU。
关键系统和设备包括:海洋平台及FPSO 用大容量发电模块研制;浮式钻井补偿系统研制;井口防喷器就位系统研制;深水液压打桩锤研制;基于漏磁的海底管道内检测器研制;高性能深水浮力材料研制;大排量潜液泵系统技术研究;大型铺管船深水绞车系统技术研究。
关键系统和设备包括:海洋工程涡激振动和涡激运动专用工程计算软件开发;海洋工程数据库研究开发;潜水器标准体系项目研究。
上述技术与产品具有重大战略和经济意义:上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涉及到海油工程、中海油服、中国重工、中国船舶、中集来福士、振华重工等上市公司。对这些公司占领技术高地和开发新产品有积极的引导意义。其中海油工程对深海结构物的设计、建造、安装最具实力,我们维持“买入-A”的投资评级和10.5元的目标价。
风险提示:研发进程和效果、产业化进程低于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