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项:
9月8日,海关总署公布了8月份外贸数据: 8月份,我国进出口总值3335.3亿美元,同比下滑9.1%。其中出口1968.8亿美元,同比下跌5.5%;进口1366.5亿美元,同比下滑13.8%;贸易顺差602.4亿美元。
平安观点:
8月份,我国对外贸易同比下滑9.1%,连续6个月负增长,外贸状况持续低迷。其中,外需疲软和前期人民币有效汇率高企使得出口持续不振;而汇率贬值对出口的拉动作用尚未显现;进口则仍然受到内需低迷和大宗商品价格的双重拖累,跌势进一步恶化。受此影响,外贸衰退式顺差再度扩大并逼近年内高点。出口方面,从外围经济状况及全球去贸易化的角度来看,出口都难再维持高增长,而人民币贬值对出口的拉动由于J曲线效应存在时滞;进口方面,稳增长政策下经济逐步回稳,但内需的改善缓慢而微弱;因此,短期内难以看到外贸根本性好转,但衰退式顺差对经济增速有正面影响。我们预计9月份出口同比-4.0%,进口同比-16.8%。
基数回落带动出口跌幅收窄,人民币贬值效应尚未显现。8月份,我国对外贸易同比下滑9.1%,跌幅较上月扩大0.9个百分点,外贸为连续6个月负增长。出口同比下滑5.5%,跌幅较上月收窄2.8个百分点,主要是去年同期基数效应回落所致;但出口持续负增长显示外需依旧疲弱,发达经济体的复苏呈现分化,而新兴经济体则普遍低迷,加上全球的去贸易化程度逐渐加深,外需难以支撑出口高增长。此外,8月中旬由央行汇改导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大幅贬值,但贬值对于出口的拉动作用尚未显现,也是出口依旧低迷的原因之一。
内需不振持续拖累进口,衰退式顺差再度扩大。8月份进口金额同比大幅下滑13.8%,跌幅较上月扩大5.7个百分点;进口状况持续恶化一方面受到内需低迷的的影响,另一方面受到大宗商品价格在8月份继续走弱的制约。8月份,由于出口跌幅收窄和进口的恶化,外贸衰退式顺差再度扩大至602.4亿美元,接近2月份创出的历史新高。这从数据上对经济增长有积极作用,但内需的持续低迷不振显示国内经济新增动力不足,经济面临的下行压力依然严峻。
主要贸易伙伴出口同比跌幅收窄。8月份,我国对各主要贸易伙伴出口同比跌幅普遍收窄,对美、日、欧盟和香港的单月出口跌幅分别收窄1.4、8.2、5.6和14.8个百分点,仅对东盟出口同比跌幅扩大4.4个百分点。但从出口累计增速来看,1-8月份我国对美国和东盟出口仍然维持正增长,对日、欧盟、香港出口增速仍为负。
主要出口商品中,已公布的16类商品中有13类出口同比增速仍为负,但大部分跌幅有所收窄;其中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同比增速为-1.7%和0.1%,分别较上月回升4.1和5.8个百分点;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同比-5.9%,跌幅较上月收窄2.9个百分点。主要进口商品中,已公布的14类商品中有11类进口增速为负,仅谷物、纸浆和水果进口呈正增长。而在进口额中占比较大的原油、铁矿砂、塑料等原材料,则依然受到大宗商品价格下跌的负面影响;但值得一提的是,原油和铁矿砂进口数量同比仍有所回升。
在美联储加息预期的扰动下,全球资本市场8月份经历了剧烈动荡,如上文所述,无论是从发达经济体复苏的分化、新兴经济体的低迷还是从全球去贸易化的角度来看,出口都难再维持高速增长;另一方面,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贬值将一定程度上推动出口增速的缓慢回升,但已有的研究对我国本币贬值的“J曲线效应”实证结果不一,时滞效应从6个月到数年不等。进口方面,国内经济在近期频繁的稳增长政策下将逐步回稳,但内需的改善也将非常缓慢而微弱。无论如何,短期内我们将难以看到外贸状况出现根本性的好转,不过,年内衰退式顺差的扩大将对经济增速有正面影响。我们预计9月份出口同比-4.0%,进口同比-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