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下调定期存款和贷款基准利率25个基点,这是过去9个月来基准利率的第五次下调。央行同时宣布放开一年期以上(不含一年期)定期存款的利率浮动上限。此外,央行还宣布在普降存准率50基点的同时定向下调农村金融机构存准率50基点。我们认为,由于经济疲软、股市不振,政策放松已部分被市场所预见。我们预计存准率下调将释放流动性约7,400亿人民币,银行和券商股也可能因为宽松货币政策而出现反弹。但由于经济增长乏力,这两个板块的盈利能力中期仍面临挑战,反弹幅度应有限。
对银行业的影响。
降息降准对银行业2015年净利润的直接影响为负面。假设所有重定价同时发生,我们估算基准利率下调引发的净息差缩窄将导致2015年净利润下降1.38%。但是,我们认为降准降息短期内将利好银行股表现,原因包括:(1)对经济增长的刺激应略微有助于减轻对资产质量短期内严重恶化的担忧;(2)流动性宽松利好股市,因此也应对银行资产质量有利;(3)存款利率上限的进一步放开体现了政府对改革的积极态度。
总体而言,我们认为银行股短期内或有所反弹。但是,长期而言经济增长仍将放缓,股市可能难以回到牛市周期。此外,存款自由定价未来将对资金成本造成压力。因此,我们认为银行股不会因为此轮降准降息而大幅反弹。我们维持对该板块的中立评级。
中国银行(601988.CH/人民币3.49;3988.HK/港币3.46,买入)受利率下调的负面影响程度较小。此外,该行还将受益于人民币贬值。我们建议投资者买入该股。
由于银行间融资成本降低,兴业银行(601166.CH/人民币16.33,买入)也是存准率下调的受益者。
(1)基准利率下调导致2016年预期净息差下降。
假设上市银行资产负债结构和定价能力维持不变,净息差将因降息下降3个基点。2015年银行业净利润可能会降低2%。鉴于大部分贷款未来几个月可能不会重定价(例如重定价需较长时间的定期存款),我们认为2015年净利润所受的实际影响非常有限。但是,随着按揭贷款和长期贷款的重新定价,16年1季度净息差或有所下降。
(2)存准率下调将释放7,400亿人民币流动性,但实际影响较小。截至2015年6月超额准备金率为2.6%。目前,贷款需求十分疲软,我们怀疑银行是否会把央行提供的资金转换为贷款和投资。因此,我们预测流动性实际所受的影响应小于当前估算。假如所有来自央行的资金都被用于发放贷款,那么净利润可能提升0.34%。
(3)存款利率上限取消的短期影响有限,但长期而言将对资金成本造成压力当前,大部分银行在存款利率定价时采用基准利率上浮20%-30%,低于此前执行的50%上浮区间。目前,六个月至一年期大额存单利率约为基准利率上浮40%。因此,存款利率上限取消对当前存款利率没有影响,尤其对缺乏大额融资需求的银行。但从长期来看,我们认为当竞争加剧时,存款利率上限的取消将推高资金成本。
(4)资产质量风险将继续上升。
由于实体经济增长不及预期,我们怀疑经济不会因为利率下调而出现改善。
我们维持对资产质量的谨慎观点。由于人民币贬值、股市不振,我们对公司疲软的财务状况感到担忧。
兴业银行和中国银行将受益于降准降息。
我们认为兴业银行将受益于银行间成本的下降。活期存款比重较低的银行受净息差缩窄的负面影响较小,例如平安银行(000001.CH/人民币13.91,持有)。
我们同时预测中国银行所受影响较小,因为该行外币业务比重较大。中国银行还将受益于人民币贬值。首先,外币业务贡献将因为人民币贬值而出现上升。其次,该行还有大量受益于人民币贬值的出口商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