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配角地位尽显,货币供给比需求上升更快8月11日,市场上两大事件备受关注,一是人民币中间价大幅贬值近2%,二是7月金融数据全面大幅改善。同日早间我们发布日报《财政为主,货币为辅——兼论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认为货币政策6月以来逐步回归配角地位,根据货币需求的变化维持流动性整体宽松,配合社会整体去杠杆。结合我们掌握的其他数据综合判断,我们在方向的把握上是正确的,但在力度上有所低估。
7月政策仍在发力,货币需求与供给同步上升,但货币供给比货币需求上升的更快,有利于收益率下行。后续公布的7月宏观数据或会好于我们的预期,但微观可能偏弱,6月宏微观存在的裂口或在7月延续,等待8月数据指明近期方向。
市场观察:股票市场震荡收平,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形成机制调整周二股票市场震荡为主。货币市场利率小幅上行,债券市场明显上行。国债期货大幅下跌,可转债全部下跌。央行下调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人民币汇率创下20多年以来最大单日跌幅。
备忘录:1、8月11日,据外媒,希腊和债权人就2016年和2017年基本预算盈余底线达成共识。希腊2016年基本预算盈余基线为0.5%。希腊2017年基本预算盈余基线为1.0%。仍在就希腊更广层面的救助条件进行谈判。
2、8月11日,中国将重启对上市公司再融资的初审会。接近监管层的匿名消息人士称,再融资的初审会召开时点最快将在下周。在再融资审核重启之初,对一些融资额度较小的项目将可能提前,而对融资额度较大的,则可能采用押后等待审核时机的方式。一位现任发审委员称,按目前情况看,9月之前重启IPO的可能性并不大。
风险提示:有重要因素未列入分析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