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季度业绩小幅回升,下半年行业景气有望提升。根据业绩预告,今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总收入为9.28亿元,同比增长15.97%,有小幅上涨。我们预计下半年行业景气度将提升,主要基于三点理由,分别是供给端收缩,需求端扩张以及猪肉行情好转的带动作用。公司作为鸭类生产销售一体化企业的龙头,将最先受益于行情反转带来的业绩增长。
引种规模持续下降,供给端收缩在下半年显现。与2013年的最高点相比,祖代鸭引种持续下降,直至目前至少下降了30%,2015年市场上祖代鸭存栏量将进一步下降。考虑到祖代鸭产能的缩减对商品代鸭的影响需要18个月左右,即从今年下半年开始,商品代鸭供给量将逐步收缩。同时,随着行业库存消减,下半年供给端收缩,鸭价行情好转是大概率事件。
三季度迎来需求旺季,追随猪价上行趋势。(1)禽肉消费具有季节性,随着三季度的到来,需求的逐步恢复将是带动鸭苗和鸭肉价格上涨的最有力支撑。2012年至2014年,公司上半年冻鸭营业收入分别为4.41亿元、3.99亿元和3.95亿元,下半年营收分别为5.3亿元、5亿元和4.84亿元,环比增长基本保持在22%左右,为公司今年下半年的增长提供了想象空间。(2)禽肉与猪肉存在替代关系,猪肉价格的上涨将带动禽肉价格。目前毛鸭价格在7.31元/千克,相比于年初跌了3.18%。而猪肉价格从年初的12.98元/千克上涨到目前的18.25元/千克,上涨幅度为40.6%。随着猪肉价格上涨趋势的确立,一方面肉类替代效应会出现,禽肉消费量会呈增长趋势;另一方面,禽肉也会跟随猪价补涨。
出口欧盟获审批,自建养殖场确保产能。2012至2014年公司海外营业收入分别为1.45亿元、1.65亿元和1.69亿元,增速达到0.62%、13.69%和2.24%。海外营业收入占总营收比缓慢上升,2014年达到9.17%。目前,公司主要出口到日韩市场,随着近期获得欧盟出口的许可,公司在出口收入方面有了新的增长点。公司出口产品主要来自于自有养殖场,且对鸭源占比比较大(预计在50%左右)。为增强公司出口产品的供应能力,公司6月17日公告拟建设10座年出栏60万只樱桃谷鸭养殖场,总投资10400万元。
产业链向下延伸,并购基金做先导。2015年7月22日,公司公告拟与华和英、鼎力盛合投资成立华英盛合,致力于公司在产业链横向和纵向的快速扩张,并拟发起设立华英农业产业并购基金,公司对并购基金的项目有优先收购权。
业绩预测与估值:我们预测公司2015-2017年EPS 分别为0.23元、0.39元和0.40元,对应的PE 为49倍、29倍和28倍。我们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禽类价格反弹或不达预期,疫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