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健康需求已经从治病延伸到防病、养病,结合当前医药工业的现状,我们认为健康产业的增量将主要来自于产业链的前端防病环节及后端养病环节,这也是我们近期重点研究养老产业的起因。2014 年7 月湖南省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指出:到2020 年(1)引导扶持社会力量举办养老机构350 所,新增床位10 万张以上;(2)新建和改扩建市、县公办福利机构120 所,建设省、市、县示范性公办养老机构50 所,新增床位5 万张以上。按照一张床位年收入6 万计算,未来5 年湖南省养老机构的市场规模增量就达到80 亿以上。
产业现状:下个医疗服务业,与医院净资产收益率相当,民营更具优势,空间巨大。(1)行业处于发展初期,目前全国成规模的民营养老机构在几十家左右,模式大都在探索阶段,个别公司过盈亏平衡点;(2)财务情况:养老机构的平均床位投资是10 万/张,医院是30-50 万/张;年均收入(床位费、护理费、伙食费)5-6 万元,医院20-50 万;床位利用率50%可达盈亏平衡,满床净利润率做到15%-20%,净资产收益率与医院基本相当;(3)住院人群拓展空间较大:目前大多平均住院年内在70 岁左右,年纪偏大,以四类老人:子女不在身边的老人、鳏寡老人、与子女不和谐老人、失能失智老人为主。2015 年,我国60 周岁以上老龄人口2.1 亿,市场需求旺盛;(3)商业模式较大延伸空间,如依托现有的养老医疗中心构建老年产业,对没有入住的老年人实行会员制管理,延伸到老年旅游、养老保险等;(4)养老产业属于重资产行业、资金门槛高、管理门槛高,相对于医院行业,民营资本在养老产业更具优势。
公建民营模式将会成为主要模式,对于民营资本来说解决重资产投入问题。养老问题是政府面临的重要的社会问题,但是运营方面政府并不具优势,因此公建民营模式将会成为主导,如近期《北京市养老机构公建民营实施办法》于8 月份开始施行,将215 家公办养老机构将逐步实现民营,包括市属、区县级公办公营养老院也将在今年选取1 至2 家试点进行民营改革。而采取公建民营模式后,重资产部分由政府投入,民营资本负责运营,属于轻资产的运营模式。
重点关注标的:湖南发展、和佳股份等。
风险提示:政策推进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