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债跟踪评级下调经验总结
信用评级是信用债的典型特征,通常信用评级与信用债的定价及质押率等挂钩。2013年以前,经济增长尚可,信用债外部评级下调较少。但随着监管层加强监管,中国经济增速下台阶,国内信用评级下调数量逐步增加。本报告总结近几年信用债外部评级下调的案例,寻找信用债评级下调的规律,判断后期重点关注的细分品种。
城投跟踪评级下调一揽
1、2013年城投债主体信用评级下调一揽
2013 年以来,城投债主体评级下调的主要原因是股权关系变化(一类是资产剥离对资产总规模形成影响;另一类是发行人的股东或控股子公司发生了变化,导致发行人所受政府支持力度降低),另外理由还包括当地财政收入下滑及公司经营状态恶化。
2、2014 年城投债主体信用评级下调一揽
2014 年以来,主体评级下调的城投债依然较少,不过主体评级下调的逻辑逐渐开始转向当地财政收入下滑。
3、2015 年城投债主体信用评级下调一揽
2015年以来,城投债发行主体评级被下调的数量明显增多。这些主体评级下调的发行人有三个主要特点:一是所在区域财政收入下滑;二是评级机构以大公为主;三是存在银行欠息行为。考虑到第一个因素与经济增长相关较大,而目前中国经济“三期叠加”,所以2015 年年度财政收入负增长的地区可能会明显多于2014年,提示关注这些地区的城投债估值风险。
产业债2015年跟踪评级下调情况一揽
截至7月29日,2015年以来有74个产业债发行人主体评级下调。所涉及的行业包括:煤炭、化工、有色、机械设备、食品饮料等。其中,评级下调最集中的行业是采掘中的煤炭行业。总的来看,产业债下调评级的理由以经营状况恶化为主,特别是出现亏损,所以行业分布以周期性为主。
同时,通过跟踪各行业量价指标,我们建议回避煤炭和水泥行业。
主要结论
1、信用债细分品种中城投债评级下调明显少于产业债;
2、城投债近两年评级下调的主要原因是当地财政收入负增长;
3、产业债评级下调的主要原因是公司经营状况恶化,尤其是出现亏损;
4、由于外部评级调整通常每年一次,而且以上一年企业经营状况为主要依据, 所以投资者可能通过观察企业的经营状况(或者当地财政收入变化)来提前预估该债券评级下调风险;
5、对于城投债,建议规模财政收入下滑地区的相关个券;
6、对于产业债,建议回避煤炭和水泥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