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净利增速基本与1季度持平。
虽然上半年叠加几次降息及利率市场化的冲击,但我们预计15年上半年上市银行仍可维持净利润的正增长,增速基本与1季报持平。业绩可能超预期的因素包括:1)息差表现;2)部分手续费及中间业务收入;3)部分银行的新增贷款规模。可能低于预期的因素:资产质量压力仍然很大,拨备计提力度可能超预期。我们预计上半年上市银行累计净利润增速为3.3%(原预测为4.5%)。
除我们无法覆盖的平安外,股份制银行中业绩增速较快的有招商银行(15.7%YoY)、兴业银行(8.8%YoY),而中信(3%YoY)和光大(4%YoY)净利增速仍然较低。城商行中增速较快的为南京银行(26%YoY)。大行的净利润增速基本维持在0-2%的低速增长。
新增贷款及息差表现好于预期,拨备计提力度将显着增大。
上半年以来虽然整体信贷需求并不旺盛,但出于经济维稳的原因信贷额度整体宽松。我们了解到新增中小银行在信贷投放力度和新增贷款规模上有所超预期。
前5月金融机构贷款余额较年初/同比分别增长6.5%/13.6%。另外,由于2季度以来货币市场利率降幅较为明显,银行虽然受到降息的负面影响,但同业市场利差有所扩大,对冲存贷利差的下行。我们预计1季度息差环比下降2-5bps,收窄幅度可能好于预期,部分银行存在环比提高的可能性。未来存贷比取消后,银行将增加市场化资金吸收而降低高成本存款,将有助于息差的稳定。
中收增速或较1季度小幅改善,但大行仍维持较弱。
16家上市银行1季度手续费净收入同比增长仅9%,其中股份制及城商行与大行增长出现分化,大行受到经济下行以及国务院收费监管影响手续费增速压力较大。我们认为上半年上市银行理财、私行等代销产品中间业务收入将有所超预期,行业手续费增速有望小幅改善至12%,其中股份制和城商行中收依然将表现靓举,预计手续费收入同比维持高速增长(35%YoY)。大行仍可能维持在0-5%左右的个位数小幅增长。
财富管理方兴未艾,存款市场已进入再分配阶段。
14年下半年起股票市场开始火爆。这对银行以高端客户为中心的财富管理行业及对接资本市场的理财产品规模增长提供了契机。虽然一般性存款受到股市分流、非标整治影响增长缓慢(特别是对公存款),但这促进了广义存款在各个银行之间的再分配。由于在业务资质上的优势(如部分小银行无证券资金第三方存管资栺),大型商业银行的广义存款(包括私人银行+理财+一般性存款+同业存款)的规模仍维持了较高的增长。未来伴随着居民财富再分配,银行在存款市场的份额也将出现根本性变化。平台优势明显、高净值客户粘性较高、财富管理转型较早的银行,将在同业存款、客户理财中占据制高点。
不良生成率高位未回落,年中集中核销后拨备力度或超预期。
2015年1季度上市银行不良率环比增加11个BP到1.33%,仍然呈现加速上行的趋势。我们观察到进入15年2季度以来,实体经济继续下行,银行真实不良爆发趋势并未缓解。不良生成率环比14年4季度继续扩大,并没有回落迹象。同时银行的不良有继续向大中型企业扩散的趋势。由于1季度末上市公司拨备覆盖率已下降到206%,同时年中银行会集中进行核销处置,因此拨备计提的力度在不良资产质量压力下仍然较大。预计上市银行核销后平均不良率继续上升10bps达到1.43%,信用成本维持高位(0.99%)。不排除部分银行在年中加大拨备计提而使得中报盈利预测低于预期的可能性。
投资建议:银行股相对收益收窄,关注超跌及基本面、估值具有吸引力品种。
6月-7月股市进入大幅调整期,大盘在政府强劲的救市措施下终于企稳反弹,而银行板块作作为救市主力阶段性取得了明显的相对收益。我们认为伴随大盘逐步企稳,市场流动性危机逐步缓解,银行的相对收益将逐步减弱。7月大盘大概率将进入宽幅震荡调整阶段,建议投资者应关注有基本面优势、前期超跌的品种,银行股选股策略亦如是。展望三季度,银行股表现催化来自于经济见底预期的进一步明确以及改革转型红利的持续释放。我们推荐受益混业金控、资管私行业务弹性较大的低估值品种以及混改的主题性投资机会,个股组合包括:兴业、招商及浦发。短期可以关注南京银行等城商行的反弹。
风险提示:经济复苏低于预期,银行资产质量大幅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