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要点
产业链数据综述。
1、“救市”政策加码,市场情绪仍需企稳。周末随着IPO暂停、不低于1200亿元投资蓝筹ETF、券商自营盘不减持等措施的出台,显示管理层“救市”政策的加码,同时也反应了管理层对于A股市持续下降而引发金融风险的担忧,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我认为,管理层“救市”政策加码主要体现为外部力量的介入以及部分场内参与者的行动;对于市场稳定而言,更为重要的是,如何打破因市场情绪趋冷而出现的“囚徒困境”。从6月15日A股市场调整以来,时不时出现“千股跌停”的局面,表明前期获利盘和近期套牢盘在部分杠杆资金被“强平”的催化下纷涌而出,出现了“囚徒困境”式的踩踏;由于个人投资者和部分机构主要集中于中小板和创业板,小市值股票流动性相对较差,使得这种踩踏更为严重。而解决这种踩踏背后的“囚徒困境”的唯一方法就是市场参与者的信守诺言,就是止住抛压盘,就是要有一种新的逻辑来支撑参与者留在市场。我们认为,概念成长已失灵、超跌反弹短期或有用但持续性或将有限,进而唯有宏观经济企稳回升、上市公司业绩提升才能真正化解本次因“去杠杆”而引发的A股市场大回调。
2、产业链数据简评:(1)猪粮比价持续攀升,继续重点关注“猪周期”产业链投资机会。截止上周末22省市平均猪粮比价为6.66倍,较月初上升了约0.82倍,升幅约14%,显示了“猪周期”盈利能力企稳回升。我们预判,随着猪肉消费的企稳以及生猪供应的触底企稳,整个“猪周期”产业链景气度有望继续回升。基于此,我们建议重点关注以畜禽养殖为代表的“猪周期”产业链的投资机会。(2)30城市周成交商品房超600万方,创年初以来新高。经初步统计,上周(6月27日-7月3日)30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约609.3万方,环比大幅上升了25.7%,且创2015年以来单周成交面积新高。7月1日国家统计局公布6月制造业PMI指数为50.2%,环比持平于5月份的数据。我们认为,50.2%的PMI指数显示了当前宏观经济增速下行压力依旧巨大,预判管理层有望在3季度继续加码投资,以便发挥投资的“稳增长”的“关键作用”。作为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房地产投资的企稳回升,将关系着整个宏观经济的趋势。基于此,我们认为为商品房成交所构建的“宽松货币政策+宏观调控趋松”的环境不会明显改变,商品房成交回暖有望持续。基于此,我们建议继续重点关注房地产板块投资机会,房地产板块将是有业绩支撑的“二线蓝筹”。
行业配置建议。
“救市”加码,市场风格切换加快。我们认为周末“救市”政策加码有望引导市场参与者转向以业绩为支撑的蓝筹板块,而前期概念、成长逻辑则需要中报业绩来检验。本周即将公布的CPI和PPI数据将进一步引领市场对于宏观经济态势的判断,影响“救市”效果,需要关注。建议观察成交量,其反映市场情绪、反映杠杆资金出清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