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中国人民银行6 月11 日发布数据显示,5 月社会融资规模12200亿,其中新增人民币贷款8510 亿。5 月份金融机构新增人民币贷款1点评:为 9008 亿,新增人民币存款32300 亿元。5 月份M2 增速分别为10.8%。
点评:
社会融资规模总量平稳,表外融资收缩对冲表内贷款增加。虽然5月份表外融资有所反弹,但是主要增加项为变化无常的新增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这意味着反弹或许为临时性的。而且即使反弹,表外融资规模占比仍然处于低位,为30%以下的水平。在2014年下半年以来,表外融资受到严格控制,监管层对于风险的态度比较警惕,我们认为这种局面在2015年的下半年仍将持续。而表内的人民币贷款增量较去年同期有所增加,尤其是一季度增幅明显,一增一减对冲使得社会融资规模总量与去年同期相比相差无几。
二季度信贷同比增长有限,楼市回暖带来相关贷款增加明显。与我们的判断一致,继一季度信贷同比大幅增加以后,二季度的信贷规模增长有限,4月与5月的新增人民币贷款与去年同期相比并没有明显增加。虽然稳增长需要提供更多资金,但是央行2015年全年的社会融资规模目标要求与2014年相当,说明稳增长并没有走上大范围刺激的老路子。从商业银行的角度看,对于实体经济的悲观预期使得其放贷意愿不足;实体经济低迷,高收益投资机会较少,私人部门的借款意愿同样较低。这些都对信贷的增长产生了制约。分部门来看,与去年同期相比,企业的贷款呈现明显的一季度尤其是2月份同比大增,二季度相对平稳的特征。我们认为2月份的信贷大幅增加或许更多的参杂着政府稳增长的意图,而非市场经济行为,不具有可持续性。从居民部门看,居民的中长期贷款有明显增加,这或许与当前房地产销售回暖有关,下半年这个趋势有望得到延续。
流动性陷阱导致社会储蓄大幅增加,居民存款仍减少或与股市火热有关。5月份新增人民币存款3.23万亿,环比增加2.36万亿,主要是企业、机关团体与非银行金融机构存款的大幅增加所致。5月份企业新增存款1.03万亿,比上月多增6331亿;机关团体与非银金融机构新增存款2.26万亿,较上月多增8420亿。当前我国陷入所谓的流动性陷阱,即央行不断释放流动性,但商业银行不愿意将流动性释放至实体经济,居民与企业消费与投资意愿亦降低,宽松的货币政策无法对实体经济产生积极作用,近似于“失效”,其表现结果就是私人部门的储蓄意愿增强。另外,居民户存款减少4413亿,而4月存款减少1.05万亿,两者相差6087亿,为5月新增存款大增作出一定解释。但是居民存款仍在减少,这或许与当前股市火热以及房地产销售回暖有关。最后,财政存款由于缴税时节,新增存款多增2751亿元。
存款大幅多增导致M2增速反弹,增速仍低位运行。5月份广义货币供应量M2为130.74万亿元,同比增长10.8%,较上月回升0.7个百分点,增速回升主要在于存款的大幅多增。观察前5个月的M2增速基本都低于全年增长目标12%,这主要还是资金外流造成的货币缺口,虽然有两次降准用以对冲,但是其在M2的体现尚需要一段时间,我们认为下半年M2增速可能有所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