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带给商业银行运营的三大变化.
从2012 年互联网金融的兴起,不管出于互联网企业对商业银行的冲击,还是传统商业银行自身在互联网金融方面的积极探索,都给商业银行带来了运营方面的较大变化,我们认为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物理网点更注重客户下沉;电子渠道业务替代率显著上升,成本收入比下降以及产品、服务模式更加丰富,长尾市场得到重视,获客能力提升。
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的展业情况:直销银行+自建平台+三方合作.
目前商业银行在互联网金融方面做的事情主要有以下几个:1)实现业务的电子化、去柜台化,达到业务处理的便捷性;2)利用平台金融批量开发客户,获客能力增强;3)开发平台模式,提供一站式服务,实现业务的综合化处理;4)与第三方互联网企业合作,接对方的技术和数据,提升客户体验、增加客户黏性、开发市场和客户。1)直销银行:目前商业银行的直销银行还没有形成精确的业务定位,更多的是作为网上的销售银行的功能。未来各家直销银行的发展路径还需要进一步聚焦,否则就会沦为尴尬的局面。2)自建平台:基于批量客户、合作共赢的考虑商业银行建立自己的电商平台以及同业开放平台等。3)三方合作:互联网金融企业的快速发展,让传统的商业银行看到了其技术带来的广大市场,纷纷向其伸出橄榄枝,建立合作关系。互联网企业和传统商业银行在技术、数据和金融业务上互有优势,有很好的合作基础,未来双方合作的业务空间会进一步扩大,模式也将多样化。
国外互联网银行的借鉴:模式颠覆不了传统,战略定位很重要.
1995 年美国第一安全银行成立后美国的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网络经济泡沫后,互联网银行也经历也一批倒闭和破产。对传统的商业银行并未有产生很大的冲击,传统的商业银行在互联网浪潮中运用互联网技术也逐渐发展壮大,站稳市场。商业银行作为传统的银行,在互联网银行的冲击下,如何增加客户的粘性,如何确立自身的优势,我们认为传统商业银行更需要做的是利用快速发展的互联网技术,服务公司战略,牢固确立自身的核心优势,基于自身专业优势提供综合化,一站式的综合金融服务,同时以开放的模式与各方深度合作,确立有比较优势的综合金融服务银行。我们看好以下标的:直销银行发展潜力大的北京银行、率先进军互联网金融的中信银行、移动金融表现突出的浦发银行以及综合化金融服务突出的平安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