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中国与印度5月15日于北京发表了气候变化的联合声明(以下简称《声明》,称两国正在全力准备与2015年协议相关的各自国家自主决定贡献,争取在巴黎会议前尽早提交。双方表示全力支持今年年底的巴黎会议取得成功。
高度重视与全力支持巴黎气候大会,但缺乏明确目标。
本届巴黎气候大会将会决定2020年以后各国应对气候变化的目标,需要196个缔约国分别明确2020年以后的减排贡献。
此次中印发表联合《声明》,“认识到气候变化及其负面影响是全人类的共同关切和21世纪最大的全球挑战之一”并且“强调《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京都议定书》是国际合作应对气候变化最合适的框架”。这是总括性的内容,“最大的全球挑战”体现了国家层面的重视,强调前期的《公约》和《京都议定书》也凸显了两国的谈判基础。此外两国也表示,在一定背景下,中印“将全力支持今年将在法国巴黎举行的联合国气候会议取得成功。”但重视与支持缺乏清晰目标,更多的是为了对巴黎气候大会表明态度。
强调发达国家义务,千亿美元资金援助依旧会是今年焦点。
《声明》强调“落实巴厘路线图成果对于提高2020年前行动力度、建立各方互信同等重要和紧迫。双方敦促发达国家提高其2020年前减排目标、兑现其到2020年每年向发展中国家提供1000亿美元资金的承诺。”从2007年的巴黎路线图开始,中印就反复强调发达国家没有落实的每年千亿美元的资金援助,这会让中印成为最大的受益国。但这笔援助却基本没有得到落实,这也成为此后发达国家阵营和发展中国家阵营争论的焦点。
印度目前依旧需要工业化,提高生产率,招商引资。所以对节能控排是非常抗拒的。所以在此次联合《声明》中并没有看到像中美联合声明一样的减排目标。从而导致中印联合《声明》显得比较空泛。中国的经济实力已经逐步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拉开了差距,所以在中美联合声明不能推卸责任,必须明确目标。
国际舆论压力加快国内碳市场建设。
中国在巴黎气候大会上,可能会介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明确自己的责任与义务。我们认为国内会加强各类节能减排的措施,包括碳交易市场建设或者碳税等,从而尽可能避免成为舆论的焦点。
投资标的:爱康科技(介入CCER),置信电气(全产业链布局,节能减排技术,节能减排服务,碳资产管理)。
风险提示:政策执行力度不强,地方政府不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