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事件
8月27日晚公司发布2012年度中期报告,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81亿元,同比下滑11.7%;归属于上市公司净利润96.1亿元,同比增加89.2%,其中包括公司出售不锈钢、特钢事业部相关资产获得的收益90.9亿元。
上半年公司公司实现销量1186万吨,独有及领先产品销量554.0万吨,同比分别下降7.1%和15.7%。
2.我们的分析与判断
(一)EPS增长来自资产剥离,普钢利润仍下滑逾30%
上半年EPS0.55元,同比增长89.2%,其增长主要来自于公司剥离不锈钢、特钢资产的收益。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EPS为0.14元,低于我们预测的0.18元。但若剔除掉一季度不锈钢、特钢事业部亏损的7.4亿元后,则与我们预测基本相符。
剔除掉资产剥离收益以及一季度公司不锈钢、特钢事业部的亏损额后,剩余资产上半年实际营业利润为34.6亿元,而2011年中报的同口径营业利润为52.5亿元,即不考虑不锈钢、特钢后公司营业利润实际上同比下降34.1%。
(二)产品毛利率普遍下滑
受下游行业持续低迷影响,公司上半年除钢管外几乎所有品种盈利能力均出现下滑,其中冷轧、热轧、宽厚板毛利率分别下滑6.18、3.98、2.59个百分点。
上半年公司宽厚板产品毛利率为-10.08%,在2011年为负的基础上继续下滑2.59个百分点,宽厚板部分已成为公司整体盈利的重要拖累。
(三)销量低于预期,年度计划被动下调
公司上半年销量完成1186万吨,仅相当于年初制定的全年任务的48.9%,该比例低于往年同期。分产品来看,热轧产品销量完成最差,同比减少50万吨(12.1%);钢管及宽厚板基本持平;冷轧增长9万吨(1.9%),这表明公司冷轧产品竞争优势仍然突出,盈利下滑主要为系统性风险。
公司在中报中下调了全年产销及盈利目标,其中生铁产量、粗钢产量、商品坯材销量、营业总收入、营业总成本分别下调2%、5%、3.3%、9.3%和8.2%。年度计划下调意味着公司上半年经营情况不达预期,同时对下半年行业整体形势,以及公司新产线产能释放、盈利能提升等预期也并不乐观。
(四)现金流状况良好
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较去年同期增加45.6亿元,剔除财务公司影响,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89.7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37.8亿元。
现金净流入增加除资产剥离外,主要来自于折旧摊销费用的下降(6.1亿元),以及存货增量的同比减少(18.9亿元),这表明公司2012年来降低库存的做法对改善现金流状况起到了较明显作用。
(五)三季度盈利环比可能小幅提升
公司7、8、9三个月连续下调出厂价,其中热轧、酸洗板、冷轧、电镀锌、镀铝锌、无取向电工钢、宽厚板等6大品种的累积下调幅度分别为500元/吨、380元/吨、610元/吨、280元/吨、430元/吨、530元/吨、500元吨和330元/吨。
从季度均值来看,上述6大品种三季度均价环比分别下降167元/吨、127元/吨、303元/吨、93元/吨、143元/吨、243元/吨、333元/吨和134元/吨,而测算的同期主要品种成本下降270元/吨左右,在假设其他因素影响不大的条件下,我们预计3季度除冷轧、无取向电工钢外的品种吨钢盈利将可能有所提升,总盈利小幅提升的可能性较大。
3.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12年EPS为0.75元,其中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EPS为0.34元,目前股价对应的PE为12倍左右;PB为0.65倍左右,维持“谨慎推荐”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