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冲性质的降准对流动性格局影响小
我们认为,此次“普遍+定向”的降准措施,主要为对冲外汇占款下降对基础货币增长的影响,非为经济迩来。1季度资本外流情况比较严重,表明中国国际资本流动逆转情况已切实在发生。不过,中国对发达国家QE政策退出,以及国内外经济、金融状况变化引起的资本外流,早准备好了“锦囊妙计”。2015年1季度资本外流引发了超预期的外汇储备减少,使得中国货币增长跌落出了政策目标区间,自然引发了新一轮的普遍降准行为!
货币效应早已中性,激发经济作用难显著
中国之所以在经济持续低迷状况下不采用宽松货币政策的原因,还在于货币的经济效用已由“积极”转向“中性”。在现实经济、社会活动中,资金“脱实向虚”成为一种自2012年以来的长期现象。进入2012年后,信贷和货币增长对经济的刺激作用已明显弱化,货币效应从此由“积极”转向“中性”。因此,我们预计本次降准在保持货币增长平稳方面,会有作用,但对经济增长,基本无甚影响。
对资本市场有正面影响
当前市场正处于亢奋状态,任何消息都对对股票价格产生正向扰动作用,何况即使是“对冲”性质的降准,也是明显具有“托底”性质的政策。因此,此次降准对市场信心是一次极大的提振。不过,“对冲”性质的操作对流动性扩张并无实质性影响;只有定向降准行为,才会对流动性增加,略微有些作用。更为重要的是,央行的定向降准,对改善经济前景预期和市场预期,有着信心提振的作用!
货币稳中偏紧基调不变
货币和经济间的关系显然已由“积极”转向“中性”,这是央行维持货币政策中性基调不变的根本。但是,在资本外流的压力和趋势下,发挥存款准备金的“池子”功能,“对冲”外汇储备减少给我国基础货币调节带来的影响,将是未来货币政策的主要工作。因此,我们维持原先的判断,即对冲性质的“宽松”动作不会带来流动性宽松。我们认为,未来会进一步出台的降息、降准只是“对冲”性质的操作,宽松格局不会来临!维持货币“二分法”下“紧数量、低利率”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