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要点
近日我们参加了第七届国际缓控释肥产业发展高层论坛,并就缓控释肥的产业趋势与行业专家进行了交流,要点如下:
缓控释肥产业仍处于快速发展期,离天花板距离尚远。尽管去年以来化肥行业整体需求低迷、产能过剩、甚至出现亏损,但复混肥、缓控释肥依然保持增长,根据磷复肥协会统计,13年虽然全行业亏损,但复合肥企业的平均销售利润率仍保持在4.9%,与12年持平。缓控释肥产量不到300万吨,在复合肥中仅5-8%,仅占肥料行业的1-2%,未来提升空间充足。
缓控释肥原料充足,对上游单质肥的强势地位短期内难以改变。上游单质肥(尿素、磷肥、钾肥)的过剩现象严重,以磷肥为例,13年行业亏损进一步加大,今年以来行业有效需求依然不足、使用量减少,产能过剩现象严重,且尚无看到企业退出迹象,并有新建在建产能近300万吨,短期内没有看到单质肥反转趋势,预计缓控释肥和复合肥企业仍将保持强势采购的地位。
从产业角度,我们认为未来四点趋势可加速缓控释肥的推广:
一、缓控释肥补贴政策即将出台,将提升农民用肥积极性并加速推广。国际经验表明,国家补贴是推动缓控释肥推广的利器。以发展较快的日本为例,正是借助国家补贴政策、配合专用侧施插秧技术,才得以推广应用,90%用于农业,主要是水稻种植。补贴政策在产业内已经呼吁了多年,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启动高效缓释肥使用补助试点”,预计下半年有望开始得以落实,这将增加农民购买和使用缓控释肥的积极性,加快缓控释肥推广速度。
二、缓控释肥作为农业减排技术,逐渐受到关注,减排补贴有期待。目前已有两个案例:1)2011年,作为农业面源污染“控员减排”技术,汉枫参与浙江大学“中国水污染控制治理科技重大专项项目”,通过缓释肥料技术的推广应用,在不影响或略有增加农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前提下,消减氮磷投入。2)2013年浙江永康将缓控释肥作为农业减排技术,示范3000亩、推广1200亩,2014年将推广100,000亩。鉴于减排方面的作用,2014年实施补贴1000元/吨,每亩最高补贴40元。如果未来行业得以铺开,也将从另一角度加速缓控释肥的推广。
三、传统化肥服务走向农业高产解决方案商。土地流转、规模养殖户、种植合作社的出现,对肥料品质、产出效益、施肥技术、农机农资配套服务等有更高需求,缓控释肥推广企业如若由传统单一农资产品向高产种植方案提供商和综合服务商转变,一站式服务不仅丰富产品选择性,更增强企业的附加值。
四、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加速产品推广。农资网购服务平台开始出现,以云农场为例,2013年底上线,2014年2月开始在山东济宁推广,1个半月注册农户超过1万户、交易额超过4000万元,截止目前金正大缓控释肥已在该平台上销售近30000袋。越来越多的公司借助微信平台进行公司宣传、产品宣传、农化服务知识传播。
最后,我们想和投资者探讨:营销手段上,全行业知道农化服务是重点,也都在实行,为什么唯独金正大能成为市占率50%以上的绝对领导者?我们认为除了渠道创新,公司对经销商的强大支持使得经销商获得超越行业平均收益是重要原因,特色支持的一些细节体现在:1)大力扶持经销商配备种肥同播机,11-13年分别投入1万、1.5万、2万台,年培训机播手20000-30000人次。2)帮助经销商成长,从个体老板、夫妻店向公司化转变;3)金融服务方面,以公司信用为纽带,以供销业务为依托,银行直接支持经销商,帮助经销商融资,解决经销商经营规模小、融资难的问题。行业内经销商的平均净利润率约3-4%,我们预计金正大的经销商不止于此。
投资建议:重申我们对新型复合肥这片蓝海的看好,看好龙头企业金正大在渠道创新和营销服务积累的竞争优势从缓控释肥复制到硝基肥、水溶肥,并最终成长为平台型农化方案服务商,并建议关注在水溶肥布局较早的新都化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