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增长:宏观经济仍低迷,但趋稳迹象渐显。
3月份工业生产、投资、消费等增速可能由于春节因素的消除而出现周期性的好转,但宏观经济数据整体仍将较为低迷。然而,我们观察到经济由于供给端的改善、政策的推动、大宗商品价格的变化,可能逐步呈现趋稳的迹象。工业生产整体仍偏弱,制造业PMI反弹至荣枯线上,但仍处于历史同期的低位。但积极因素在于生产端开始发力,且企业信心有明显回暖。预计3月份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有小幅回升,后续还将有所改善。投资方面,随着前期基建项目的陆续落地,年内基建投资仍将保持较高增速;制造业投资将逐步好转;地价高企可能使得房地产企业投资较为谨慎,房地产投资的改善存在一定时滞。3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可能略有回升,但幅度不会很大。消费方面受到正负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方面是消费者信心指数和物价水平的回升;另一方面是商品房销售情况不佳和油价下跌对相关行业消费的负面影响;我们认为3月份消费增速将大致保持平稳。
外贸方面可能表现为出口增速的回落和进口跌幅的收窄。
n 通货膨胀:物价水平逐渐回升。
3月份,蔬菜、蛋类、肉类等价格推动食品价格环比下降,由于节后消费需求减弱及生产供给恢复,3月份CPI 环比将有明显回落。预计3月份CPI 环比下跌0.3%,同比上涨1.7%。随着翘尾因素的回升,4月份CPI 同比将继续回升。生产资料价格继续下跌,但跌幅有所缩窄。3月份企业节后陆续开工使得工业生产有所恢复,同时大宗商品价格趋稳,我们预计3月PPI 环比跌幅缩窄到0.4%,同比跌幅为4.9%。由于工业生产恢复及大宗商品价格趋稳,预计4月份PPI 环比跌幅将继续收窄。
n 流动性跟踪:短期资金价格下行,人民币即期汇率回升。
央行3月份继续在公开市场进行逆回购操作,共投放资金2400亿元;前期逆回购到期4280亿元,共计实现资金净回笼1880亿元。央行三度下调7天期逆回购中标利率,降至3.55%,显示央行引导资金利率下行的意图。受2月底央行降息及逆回购利率下调的影响,3月份短期资金价格呈明显下行,但长期资金价格持续回升。
年初至3月上旬,美元指数持续大涨导致人民币中间价和即期汇率双双走低。但3月份的议息会议后显示美联储加息进程暂缓,带动美元进入阶段性盘整,同时伴随“一带一路”战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预期逐渐加强,3月份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累计升值1.12%。一季度人民币即期汇率小幅升值,且双向波动加剧。不过,中国经济基本面尚未见明显改善,预计美联储加息之前强势美元的局面难以扭转,人民币仍将承受一定的贬值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