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点:
海外经济
美国:美联储调低经济预期,加息时间延迟。尽管最近美国的制造业PMI以及就业等数据持续向好,但由于通胀水平与美联储的长期目标差距在拉大,美联储调低经济以及通胀预期,首次加息时间可能延后至9月。
欧元区以及日本:经济表现没有明显改善。PMI缓慢改善。3月制造业PMI初值回升0.9个百分点至51.9%,服务业PMI初值回升至54.3%。日本方面,3月制造业PMI初值降至50.4%,是10个月以来的低位。
国内经济
企业绩效不佳,工业生产再放缓。工业企业利润增速大幅下滑并出现负增长,工业品销售增速大幅放缓。库存增速下降显示库存调整加快,显示经济在筑底。此外,利润低增长将限制企业扩大投资,需求端的制造业投资有下行的压力。
PMI以及月度数据持续低迷。制造业PMI新订单指数降至50.2%,环比回落0.2个百分点。新出口订单指数持续低迷,3月仅为48.3%,是去年3月以来的最低值,显示外需持续萎缩。内需方面,3月制造业PMI新订单指数与新出口订单指数之差为1.9,与2月持平,但依旧处于偏低位置。此外,3月钢铁、有色金属价格表现不佳也预示需求扩张乏力。
房贷新政出台,利于库存去化。考虑到银行以及非银金融机构对房地产开发的支持力度在减弱,房贷新政一方面可以加快销售回款,减轻房企资金压力,消化库存的同时适度拉动房地产投资;另一方面改善房企的资产负债表,降低金融风险发生几率。
经济筑底,政策延续宽松。尽管经济数据比较弱,但仍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表示的合理区间里面,大规模刺激政策出台的概率仍然比较低,不过既定的基建、房地产维稳政策将会持续。PMI也释放积极信息,制造业PMI中的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大幅上升以及建筑业PMI回暖,加上近期人民币贷款持续放量增长,工业生产以及投资方面可能企稳。货币政策方面维持宽松,这也是目前宽信用的必然要求。考虑到外汇占款长期趋势依旧是低速增长,降准降息有实施的必要,主要目的是对冲外汇占款衰减,而非大规模刺激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