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车辆门系统龙头,“大机电”、“大交通”两大领域拓展
公司为我国轨道交通车辆门系统龙头,2014年业绩拐点已现。公司背靠南京工程学院,技术实力雄厚,盈利能力较强,毛利率保持在40%左右。公司已完成股权激励计划,未来将通过实体产业和资本运作(内生+外延)双轮驱动,在“大机电”(机电一体化/工业4.0)和“大交通”(轨道交通装备、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两个高端装备领域实现大发展。
铁路投资保持高位,“一带一路”、新型城镇化延长行业景气周期
2014年铁路投资重回高点,预计未来将延续高景气度;加密需求、新增需求、维保需求叠加,“高铁外交”、“一带一路”等延长行业景气周期。
内生增长:高铁外门新产品+出口+维保,助推公司快速成长
新产品高铁动车组外门已取得突破,有望实现进口替代;国际市场订单数量持续增加,维保收入不断增长,将助推公司快速成长。
新业务:向新能源汽车、工业4.0领域拓展,成长空间将打开
公司已投资2个子公司,进入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新能源汽车充电接口及线束总成)、高端精密机械(数控磨齿机、数控磨床、高端精密锻造零部件)新领域;且这两个子公司实现了管理层、骨干人员的持股。预计2015年公司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业务收入超1亿元,未来将保持高增长。未来不排除进一步拓展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工业4.0领域领域,成长潜力大。
不排除外延式发展,业绩具备上调潜力,给予“谨慎推荐”评级
公司2014-2016年PE分别为56/44/33倍,估值在铁路设备行业中具有优势。公司成长性较强,在手现金近6亿元,未来不排除在轨道交通装备、新能源汽车、工业4.0领域进行外延式发展,业绩具备上调潜力。
风险提示:铁路重大事故致行业景气下滑,动车外门市场进展低于预期,新能源汽车、工业4.0领域发展低于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