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途牛于 11月11日晚间发布2014年Q3报告,第三季度净收入为13.1亿元,同比增长85.6%;净亏损1.034亿元,去年同期亏损1320万元,亏损大幅扩大。第三季度,移动侧占总在线流量超过50%,占总订单量超过了35%;而第二季度这一数据分别是35%和30%。
评论
收入和 GMV 高增长得到验证: 途牛 Q3实现收入13.1亿元,同比增长85.6%,高于发布二季报时的三季报展望区间(70%-75%)。如果从GMV 考虑,途牛跟团游毛收入12.9亿元,自助游毛收入4.92亿元,Q3单季度GMV为17.82亿元,2013Q3单季度GMV 为10.47亿元,GMV 同比增长70%。无论是从收入还是GMV 的角度,都符合我们对途牛高增长及市场份额快速提升的预期。
进一步保持价格优势、品类优势和服务优势:由于采取激进的价格策略,毛利率由去年同期的6.5%下降至今年3季度的6.1%。品类方面进一步扩大供应商数量和路线,三季度以来,欧洲游的增长超过了马尔代夫路线,日本、韩国路线也有较快增长。服务方面,途牛三季度新建10个服务中心,10月1日至今,新建20个服务中心,目前途牛区在国内的区域服务中心数量已经达到50个。这些投入都是途牛扩大市场份额的重要原因。
激进的份额策略和广告投入导致三季度亏损扩大,亏损不足为惧:以上几点份额策略都是以牺牲利润率为代价的,并且今年以来,公司持续投入电视广告进行品牌建设。二季度请林志颖和kimi 代言,三季度在《非诚勿扰》投放广告,都产生了较高的营销费用。这些因素共同导致公司三季度亏损扩大,最近四个季度以来,途牛共计亏损超过3.3亿元。但是我们认为,途牛目前处于市场份额提升的关键时期,我们预计待其GMV 扩大至100亿元以后,在产业链中将具有初步的议价能力,从而带来规模效应;GMV 扩大至300亿元之后,将进入真正盈利期,目前的亏损不足为惧。
PC 侧的增长贡献仍然较高,但是移动侧的占比正在快速提升:2014Q3,途牛实现GMV 约17.82亿元,移动侧订单量的贡献为35%,如果考虑到移动侧的客单价略低,我们假设移动侧交易金额占比为25%。2013年Q3,途牛实现GMV 约10.47亿元,移动侧占比低于5%。还原数据后,我们可以计算途牛PC 侧GMV 增长约为35%,而移动侧的增长约为750%。公司的无线团队从去年的3个人扩充至今年的几百人,以及今年五月成功推出尾货闪购平台获得用户追捧,是移动侧快速增长的原因。预计途牛在未来的几年内会持续加大移动侧的研发和营销投入。
与携程和去哪儿相比,途牛的模式轻重适中,质量可控下 GMV 高速增长是基本面重要观察点:携程全产业链整合的模式过重,容易错失在线度假旅游爆发的契机;去哪儿的平台模式过轻,难以控制产品和服务质量,从而导致用户流失。途牛的模式轻重适中,我们建议投资者重点考察途牛是否做到了质量可控前提下的GMV 高速增长。如果实现了,基本面就算合格了。在基本面合格的前提下,估值不太离谱(1倍GMV 左右)便可买入,GMV 本身的成长性可以提供安全边际。
投资建议
我们维持对途牛的推荐,公司实现了在质量可控下的 GMV 高速增长,目前股价在0.9倍GMV 左右,建议买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