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1.事件。
2015年3月21日,公司发布2014年报,实现营业收入307.18亿元(+9.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47.74亿元(+8.31%),EPS0.66元(+8.31%),加权ROE为18.4%(减少了1.76个百分点)。
同日,公司发布定增预案和股票激励计划草案。
2.我们的分析与判断。
(一)发展战略有转变、估值切换有基础。
公司调整了传统的“旅游+地产”内生式发展模式,提出利用兼并重组、混合所有者低成本扩张,实现跨越式发展,通过“文化产业+旅游产业+城镇化”模式布局。旅游被放在更为核心的地位,旅游业务的扩张路径相比地产业务更为清晰。地产方面,公司努力寻求结构性机会,坚守高端定位,在一线和重要省会城市加大“短平快”项目的拓展力度,加快销售力度,实现较好的现金回流。
(二)高毛利优势持续、业绩增长有支撑。
公司14年营收增速相比13年下滑了17个百分点,但净利润增速仅下滑了6个百分点。转结的高毛利地产项目功不可没,房地产业务毛利率逆势上升8.1个百分点,叠加公司销售费率和管理费率的降低,公司的销售净利率还提升了0.6个百分点。截止2014年底公司权益土地储备面积达888.75万方,公司高毛利项目的比较优势和溢价空间在当前的市场背景下还会进一步凸显。
(三)新业务表现抢眼、O2O想象空间大。
2014年新业务三家公司全年合并收入3.3亿元,同比增长5%,但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1%。麦鲁小城将会大幅扩张,文化旅游科技利润抢眼、传媒演艺积极输出。展望未来,公司将创新经营模式、深化和丰富商业模型,探索O2O经营模式,公司的新业务还将会不断取得突破,公司的资源价值有望获得重估。
3.投资建议。
公司通过定增补充资金、股权激励提升效率,在国企改革和移动互联网改造的大趋势下,公司的非地产业务有望取得跨越式发展,股价估值具有切换的基础,预计15-17年EPS分别为0.75、0.84和1.01元,给予推荐评级。
4.风险提示。
旅游业务拓展乏力、地产销售不及预期、新业务进展缓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