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 - 研报 - 行业研究 - 正文

银行业:负面情绪释放后仍有配置价值

来源:安信证券 作者:许敏敏 2014-05-20 00:00: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同业监管:规范化、控风险,预期充分负面影响偏小:1、去年8号文出台之后市场对同业业务监管的讨论一直比较多,各种类型传言的“9号文”不绝于耳,而且监管层和银行之间对监管方式的讨论是比较充分的,最终落地版本并未较之前的传言版本更为严厉,出发点主要是规范化、防风险,预期在股价中已经反映绝大部分;2、4月份以来社会融资总量低于预期核心原因实际上来自于需求的下降,因此我们认为未来一段时间,需求下降主导的非标规模下降是主因,来自监管冲击下的供给收缩可能是次要的;3、文件指出将加快资产证券化业务发展,而银行过去大量涉足非标的核心正是资产证券化进度极慢。未来非标将逐渐过渡到标准化的资产证券化业务。4、文件并未否定投资类非标,指出同业投资标的包括但不限于理财产品、信托投资计划、证券投资基金、证券公司资产管理计划、基金管理公司及子公司资产管理计划、保险业资产管理机构资产管理产品等。

近期正面因素:资本压力缓解、高管增持:浦发、农行、中行已分别公布了优先股发行方案,规模分别为300(境内)、800(境内)、1000亿元(境内外),对资本充足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同时,五大行、招行也已获批实施资本管理高级法,资本还会进一步节约(内评法下按揭贷款风险权重会更低)。这就意味着市场曾担忧的银行资本约束问题已经不是大问题。交通银行公告称部分管理人员增持本行股票合计56.3万股并且承诺三年锁定期。这意味着管理层对未来几年银行的经营依然是有信心的。

主要负面因素依然是房地产市场调整的不确定性,央行压力测试显示风险可控:去年底央行组织17家商业银行开展了压力测试。结果显示在整体不良率上升400%的重度冲击下,银行体系的资本充足率将从11.98%下降至10.5%。其中大型银行下降1.63个百分点,股份制银行下降1.12个百分点。对于6个重点领域信用风险敞口,即使在重度冲击下,资本充足率也不低于10.5%。但在经济下行期市场对银行资产质量的不确定性一直心存疑虑,这种疑虑很难证伪依然是银行估值的主要压制因素。

对政策放松的看法:暂持观望态度:降准主要影响短期利率,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的下降需要无效投资下降来实现,暂未看到;央行对银行按揭贷款的鼓励我们认为影响不大,因为在负债成本上升压力极大的背景下,银行盈利性动机导致不会将按揭利率下降太多。

投资建议:依然维持行业同步大市-A评级,由于估值极低,在市场有关同业监管负面情绪释放之后依然具备配置价值,建议关注平安、华夏、兴业、浦发、民生。

风险提示:房地产市场大幅调整、经济增速显着下滑。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