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2015年03月05日,全国“两会”披露,2015年中国国防支出将增10.1%,升至8900亿元左右。国防预算增幅为五年来最低。
点评:
国防经费与国家利益密切相关。国防军事力量是保障我国国家利益向海外延伸的坚强后盾。国家安全形势、军事战略与国防政策、军事技术进步与装备升级和国民经济状况等都是影响国防经费的重要因素。第一,本世纪以来,世界范围内地区冲突不断,反恐形势严峻,世界军费总额呈现明显的增长态势。随着美国“重返亚太”战略的实施,我国周边安全形势将面临更多威胁与挑战。第二,现代战争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平台的体系力量间的对抗,武器装备信息化是大势所趋,信息化在起到武器战斗力“倍增器”作用的同时也大幅提升了其研制成本。比如美国三代战斗机F16的售价为0.17亿美元,而四代战机F22的成本约2亿美元;第三,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是“大炮”与“黄油”的关系。军事战斗力生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武器装备、军事科技、作战训练、军事人员等都需要长期和稳定的经费投入,这需要国家强大的经济实力做支撑。冷战期间,超高额的军费投入是前苏联经济崩溃的重要诱因。2010年以来,中国国防经费支出保持10%以上的连续增长,2015年增幅为五年来最低水平。从相对指标看,我国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保持协调,国防支出占GDP的比例小于2%,低于世界军事大国2%至4%的平均水平。
国防经费结构比绝对数量更重要。国防支出在武器装备、军事科研、训练演习、基础建设和人员保障等方面的投入比例,能够反映国家军事发展方向。当前,我国军队和国防建设紧紧围绕“能打仗、打胜仗”这一目标展开。随着国防和军队改革的深化,改革的主攻方向“在军事斗争准备的重点难点上,在战斗力建设的薄弱环节上”。因此,军费投入直接向战斗力生成聚焦的趋势也明显增强。2010年国防白皮书披露,中国国防支出主要由人员生活费、训练维持费和武器装备费三部分构成。我们认为,2015年及未来一段时期,伴随着我国从军事大国向军事强国的转变,军费投入必然向高技术、高质量战斗力领域倾斜。诸如军事科技研发、高精尖武器装备研制等费用将维持较高水平,武器装备投入占国防经费总量有可能超过40%。放眼世界,信息技术在军事作战领域广泛运用,各国有限的军费投入都与当下信息化作战的需求相匹配。信息化武器装备与系统、新型作战力量建设等被置于军费保障的优先地位。结合我国的军事战略需求,我们判断,用于武器装备的军费开支将主动投向空军、海军以及信息化、特种作战等新兴作战力量等方向。
建议关注信息化和海空装备类军工上市公司。中国卫星(600118,“增持”评级)、振芯科技(300101,“增持”评级)、中国重工(601989)和四川九洲(000801)。
风险因素:军工上市公司的订单取决于国防政策和军队需求,政策及需求变化会导致相关业务收入出现较大波动;随着我国国防工业改革的深入,军品市场逐渐向社会资本开放,民营企业的进入会加剧竞争,导致军品毛利率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