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是由患者、医生、医保三要素围绕器械诊断、医生服务、药品使用的基本流程形成的生态体系。
由于医患信息不对称以及医疗公益性,医疗消费不同于普通商品消费,虽由患者产生需求,但是消费决定权在医生,支付权在医保。器械诊断、医生服务、药品使用形成了医疗的基本流程。医院、医生、药品供应商通过器械检查费、医务服务费、药费对上述流程收费。
医保支付压力下,2015年医药体制进入改革深水区。
由于人口老龄化、覆盖深度提高,我国医保支出增长持续高于收入增长。情况最好的职工医保也有35%的省份当年结余小于2个月安全水平,旧的医疗生态体系难以持续。为控制医保支出,经过3年试点,2015年我国将在全国范围内推进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并在苏皖闽京四地开展城市综合医院改革试点,医疗体制改革进入以“取消药品加成”为主的医院改革阶段。
互联网医疗降低医保支出,符合医改方向。
互联网和医疗流程结合,将诞生医药电商、远程医疗、第三方诊断。医药电商比线下购买便宜20%,远程医疗能减少异地就诊、住院成本,第三方诊断降低医院的过度检查和重复检查;和医疗要素结合,消除医生、患者、医保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减少医生大处方、病人骗保等浪费行为。
看好医药电商、远程医疗、第三方诊断、慢病管理。
互联网医疗为金字塔型体系,医药电商、远程医疗、第三方诊断等基层市场空间大,爆发取决于医保支付接入。基层要素市场化则驱动广告等上层衍生市场的增长。医药电商仅需静待政策开闸,预计中期市场空间达到2000亿,长期市场空间4500亿。远程医疗、第三方诊断的市场空间达到500亿、600亿。慢病的不可治愈、高频重复性、药费占比高,互联网能很好嫁接到慢病管理各个环节,因此我判断慢病市场将爆发,预计空间达1400亿。
建议关注:卫宁软件、焦点科技、易联众、一心堂。
卫宁软件:在医药电商即将开闸的时期,由于互联网平台公司急需处方和控费的相关技术和资源,公司作为市占率最高的HIS厂商和PBMs厂商具备和互联网平台公司的议价能力,有望在即将爆发的互联网医疗市场分羹。
易联众:医疗体系的主导权逐渐从卫生行政部门转向医保,公司曾承接过福建、山西等多地社保卡;和IBM合作健康医疗云创新中心,未来会进一步拓展。
焦点科技:收入主要来自B2B外贸网站信息流对接产生的会员费。2015年公司积极改革,从传统的盈利模式转型做B2B的全平台服务提供商,提供仓储、支付等附加服务;和江苏捷士达合资设立江苏健康无忧医疗网络公司,开发“健康南京” 布局区域性移动医疗。
一心堂:在三堂一通的医药流通企业中,零售业务规模最大,拥有2200多家药店,具备足够的药剂师、满足GSP认证的运输设备和存储地点等医药电商的核心资源。目前动态市盈率41倍,总市值120亿,具备市值成长空间。
风险提示:政策推进低于预期;创新模式初期拓展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