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据媒体报道,银监会最新数据显示,2014 年末我国商业银行不良率1.29%、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率1.64%。
评论
首先,需区分银监会的数据口径及披露频率:在银监会的机构统计体系中,“商业银行”口径小于且包含于“银行业金融机构”,“商业银行”包括五大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商行、农商行和外资银行,“银行业金融机构”口径在“商业银行”基础之上增加了政策性银行、邮储银行、农信社、农村合作银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村镇银行等)和非银行金融机构(信托、企业财务公司、金融租赁、消费金融公司等)。“商业银行”不良率数据按季度披露,披露时间为季度后40 天左右,4Q14 完整数据应在2 月上旬由银监会网站披露,此次披露数据为银监会新闻稿,“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率数据按年度披露,披露时间为年后5 个月左右,2014 年完整数据应在5-6 月由银监会年报披露。两项不良率最近的数据分别为:“商业银行”3Q14 不良率1.16%,4Q14 季度环比上升13bps;“银行业金融机构”2013 年末不良率1.5%,2014 年全年同比上升14bps。
其次,不良率是结果指标、需淡化对其的过分关注:银行披露的不良率,是经过核销处置之后的数据,这是一个结果指标,其绝度水平受银行核销处置力度的影响很大,银行可通过大力的核销处置有效压低不良率,当然,亦能通过展期、期末时点利用过桥资金还款等非市场化的手段压低不良率。因此,相比起真实的资产质量情况,不良率反映的更多是监管机关和银行经营者对资产质量问题的态度。过去,不论是银行自身、还是监管机关,对将不良率维持在1%以下的低位是有明显期待和要求的,因此过去几年,我们看到的是在宏观经济持续低迷的大背景下,银行业不良率仍长期徘徊在1%以下。我们在对银行的调研中了解到,2014 年开始,监管机关对尽量压低不良率的要求已大幅淡化,取而代之的是希望银行真实暴露实际的不良水平,因此,可以看到的是,自“商业银行”不良率在2013 年末升至1.00%之后,银行在2014 年四个季度中明显加快了不良资产的暴露步伐,1Q14-4Q14,“商业银行”不良率分别为1.04%、1.08%、1.16%和1.29%,环比增幅分别为4bps、4bps、8bps 和13bps,不良率这一结果指标增速加快,反映的正是监管机关和银行对资产质量问题从“尽量压低”到“真实暴露”的巨大转变。
第三,“加回核销处置后的不良净生成率”是衡量真实资产质量的最佳指标、3Q14 开始高位企稳、预计将延续至2Q15:很显然,不良率这一结果指标因为受到了核销处置等因素的影响,并不是刻画资产质量真实状况的有效指标,我们需要将核销处置等因素的影响加回至银行披露的不良指标,得到“加回核销处置后的不良净生成率”,这一边际指标反映的是不良贷款的上升速度(即不良率的二阶导数),不受核销处置等调整因素的影响,且可以从上市银行的季报中经计算获得,最基本的数据频率有保证。因此,我们认为,“加回核销处置后的不良净生成率”是衡量真实资产质量的最佳指标。上市银行季报显示,16 家上市银行平均加回核销处置后的不良净生成率在2Q14 环比上升40bps 至93bps,在三季度宏观经济走弱、信贷需求显著下降的大背景下,这一指标在3Q14 环比略降7bps 至85bps,并未出现市场预期中的继续加速上升。从已披露2014 年业绩快报的两家银行来看,兴业银行4Q14 加回核销处置后不良净生成率为162bps、较3Q14 172bps 的水平基本保持稳定,浦发银行这一指标尽管在4Q14 环比反弹24bps 至75bps,但其3Q14 51bps 的指标本身较二季度179bps 的降幅非常大,4Q14 75bps 的加回核销处置后不良净生成率应当属于回归到正常水平,与上市银行三季度85bps 的平均加回核销后不良生成率相当。向前看,我们预计上市银行平均“加回核销处置后的不良净生成率”将高位企稳于当前的100bps 左右,并保持至2Q15,不良率不会再加速上升,在宏观经济不出现硬着陆的情况下,不良率增速有望在2H15 开始放缓。
最后,中国银行业不良率全球偏低、不应期待未来出现趋势性下降、加速上升势头改变是最好结果:相较欧美银行业3-4%甚至更高的不良率,中国银行业不到2%的不良率是偏低的,其成因即是过往我国监管机关和银行对将不良率维持在1%的强烈诉求。当前,这种诉求已经出现重大转变,未来中国银行不良率很难、也没必要再出现趋势性下降甚至回到1%以内的水平。我们预计,2016 年,上市银行不良率将上升至1.5%,此后维持在1.5-2.0%的区间内波动。因此,不良率本身的趋势性上升势头不会改变,这是十分正常的现象,因为其既反映了当前的宏观经济状况,也体现了监管机关和银行业对真实暴露资产质量问题态度转变。“加回核销处置后的不良净生成率”这一指标反映真实资产质量状况的意义更大,不良贷款加速上升的势头已经改变,资产质量预期不会比现在更坏,这是在当前宏观环境和经济转型大背景下的最好结果。
坚定看好今年银行板块行情:维持我们在年度策略报告《2015 狂想曲》中对今年银行板块的判断:2015 年全年,A 股银行板块向上看50-100%的空间,基于三大因素:1)增量资金入市趋势不改;2)行业层面催化剂充足,主要包括混改、混业经营和资产证券化;3)2015 年银行业绩仍能实现正增长,不会成为拖累估值的负面因素。在标的上,短期银行板块没有实质性龙头,仍是由资金推动的个股轮动行情。2015 年全年,重点推荐交通银行、光大银行、中信银行、浦发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