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论与投资建议。
2015 年商业银行理财规模拓展可能进入瓶颈期,这将导致信用利差回升的概率增加。
品种上,相对看好城投债。城投债经过一波急跌后,与产业债的利差回到了2014年4 月的水平,建议待地方政府性债务甄别完成后介入城投债(2015 年二季度)。
产业债方面,寻着两条主线寻找个券。1、前期利润改善且当期超调:经过12月的回调,钢铁行业的行业利差创新高,性价比明显回升;2、近期景气度改善的行业,比如地产(托底经济的重要性上升,地产行业下行风险明显下降)。
关键逻辑与核心假设。
2012 年以来的三年,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爆发式增长,估计2014 年末理财产品余额规模较2011 年末翻两番。随着理财产品余额的增长,理财资金成为信用债投资的主力军,广义基金债券托管增量与信用利差负相关明显。
而12 月《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提到,要通过加大银行发售预期收益率型产品的成本,推动银行改变目前理财产品的主流形态,引导商业银行发行组合管理类的开放式净值型产品以及产品与资产不存在期限错配的项目融资类产品,使得产品的风险和收益真正过手级投资人。而推动理财业务向资产管理业务转型将明显的降低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优势,2015 年理财产品增速预计减缓。同时,股市的持续上涨也将分流理财产品投资于固定收益产品方面的资金。综合二者我们预计2015 年信用债利差较2014 年小幅扩大。
与市场有别的看法。
国发43 号文,意在开明渠。这有利于降低地方政府融资成本,丰富融资渠道,减轻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的系统性风险。地方融资平台相关的债券违约可能性减少,对城投债整体利好。
而近期城投债的负面消息(包括中证登149 号文——明显的降低了企业债在交易所质押的能力,企业债纳入地方政府债务的通知被取消)集中出台,城投与产业债的利差明显反弹,目前已经回到2014 年4 月的水平,价值显现。不过地方政府性债务甄别完成预计在2015 年一季度,短期城投债品种仍有估值波动风险,建议2015 年二季度介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