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2015年2月1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发布的2015年1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8%,低于12月的50.1%,连续4个月下挫,同时低于市场预期的50.2%。同日公布的中国非制造业PMI 商务活动指数回落至53.7%%,前值为54.1%,符合市场预期。
点评:
需求扩张乏力,库存仍在萎缩。首先,内外需持续疲软。制造业PMI新订单指数降至50.2%,环比回落0.2个百分点,连续6个月下降。新出口订单指数为48.4%,环比下降0.7个百分点,连续4个月低于荣枯线,显示外需持续萎缩,油价大幅下挫导致市场需求前景不明朗。内需方面,受去年11、12月信贷大幅增长影响,需求端受到一定刺激,但整体扩张动能偏弱,1月制造业PMI新订单指数与新出口订单指数之差从12月底1.3回升至1.8,但依旧处于偏低位置。此外,12月钢铁、有色金属价格持续下滑也预示需求扩张乏力。其次,需求萎缩致采购量持续下行,库存水平仍在萎缩。1月产成品以及原材料库存分别为48%以及47.3%,与12月基本一致。受到新订单下降影响,采购量下滑0.5个百分点至49.6%, 自14年2月以来首次低于荣枯线。
经济面临较大下行压力,货币政策可适度宽松。1月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持续下滑至47.4%,连续5个月下降,连续两个月低于荣枯线,企业对经济走势预期偏悲观。与制造业颓势相比,非制造业维持较高景气度,虽然1月商务活动指数季节性回落,但其中的新出口订单、业务活动预期以及就业指数均保持上涨,对整体经济形成一定支撑。然而,建筑业活动指数持续下滑,考虑到房地产投资以及基建投资大概率上走弱,建筑业活动指数将继续下行,非制造业对经济的支撑作用将弱化,因此,鉴于制造业与非制造业之间的相互影响,国内经济仍然存在较大的下行压力。从决策层角度来看,货币政策可适度宽松,降低项目内部收益率,支持投资的适度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