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国家航天局印发商业航天三年行动计划 业内看好行业政策窗口期)
日前,国家航天局印发《国家航天局推进商业航天高质量安全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其中提出,到2027年基本实现商业航天高质量发展。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商业航天板块备受关注,受神舟二十二号飞船发射成功,以及朱雀三号运载火箭即将首飞等消息影响,板块近期收获大涨。业内人士认为,中国商业航天正在迎来一个关键的政策窗口期。
设立国家商业航天发展基金
根据《行动计划》,未来三年国家目标打造形成,商业航天产业生态高效协同,科研生产安全有序,产业规模显著壮大,创新创造活力显著增强,资源能力实现统筹建设和高效利用,行业治理能力显著提升的高质量发展格局,并提出22条重点举措。
其中,提出引导培育耐心资本。完善商业航天发展投融资体制机制,设立国家商业航天发展基金,鼓励地方政府、金融机构、社会资本联合成立投资平台,引导资本坚持做长期投资、战略投资、价值投资。建立项目推送机制,遴选若干符合航天发展规划和投资政策方向,且创新性强、示范性好、具有产业化发展潜力的商业航天项目向基金推送,基金以市场化方式自主决策。
《行动计划》明确,将扩大政府采购,完善政府采购服务机制,推动商业运载火箭、商业卫星、商业发射场、商业测运控设施等商业能力参与国家航天任务,鼓励各级政府部门扩大商业航天服务采购。
技术方面,《行动计划》强调,重点支持商业航天主体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挖掘应用新场景。航天运输系统重点支持低成本、高可靠、快响应、可复用的商业运载火箭建设发展;发射与回收系统统筹规划商业发射场及配套设施、海上发射、回收场等新型商业发射系统建设。此外,鼓励地方政府在可重复使用火箭、智能卫星等重点领域,组建技术创新中心;加强安全监管技术研究和储备,研究针对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返回式卫星、商业载人航天器等的安全监督检查方法。
此外还提到,推动卫星数据安全高效利用。推动出台支持政府投资形成数据商业化开发利用的实施细则,鼓励地方政府引导商业航天主体在应用端发力,开发典型示范应用场景。推动出台卫星数据传输安全标准,规范数据获取和使用,建立商业卫星数据质量认证与合规审查系统,提升卫星系统和地面网络安全防护能力。研究商业卫星数据安全分类分级标准和安全监管机制,推动卫星数据应用落地。建设商业卫星数据共用可信平台,推动建立空间大数据共享与交易机制、天基综合数据信息服务系统等。
顶层设计推动行业发展
当前,商业航天领域迎来一系列顶层设计。近日,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下称“国防科工局”)官网发布2026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告,计划招录“商业航天司航天监管岗”。另据国家公务员局公开招录信息显示,该岗位职级为“一级主任科员及以下”,职位简介为“承担商业航天领域政策研究、项目管理、重大事项组织协调、安全监管等工作”。
据了解,商业航天司为国防科工局近期新增设部门,目前正处于人员招募的起步阶段。这一机构设置的变动,被业界视为国家从体制机制层面破解商业航天复杂监管现状、推动产业向规范化、规模化转型的关键信号。
中信证券指出,现阶段我国的民营火箭公司已完成猎鹰1号形式的液体火箭首飞,同时在固体火箭的研发上取得全球领先的进展,在小规模发射和星座补网具备优势。下一阶段有望研发出对标猎鹰9号的可回收中型运载火箭,将参与到中国星网、千帆星座以及算力卫星的发射服务中,火箭运力和发射成本瓶颈或将迎来突破。
中泰证券表示,“航天强国”明确纳入“十五五”规划建设目标,从政策定位上已经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预期“十五五”时期我国航天产业有望迎来更多政策支持。商业航天产业正进入新一轮高速发展期,可回收火箭技术即将进入关键验证阶段,太空算力建设是大势所驱。商业航天产业拐点已现,近期板块有望迎来密集催化,建议重点关注商业航天方向投资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