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沪指刷新十年新高,4000点以上“老登股”会大幅补涨吗?)
沪指再创本轮上涨行情的新高点,按照11月13日的收盘点位计算,今年以来上证指数累计上涨约为20.2%,深证成指累计上涨29.40%。创业板指、北证50和科创50的年内涨幅均超过40%。
在沪指刷新十年新高的背后,在今年股市加速上涨的过程中,市场行情基本上由科技股作为主导,在最近半年时间里,不少“老登股”表现明显跑输同期市场指数的涨幅。其中,以消费股为代表的“老登股”资产,成为了今年以来表现最疲软的板块之一。
纵观当前A股市场的估值状况,大部分资产的估值已经处于历史估值中位数之上,只有极少数行业板块的估值仍处于合理估值以下的水平。消费板块,也是当前A股市场中为数不多的低估值品种。
在沪指刷新十年新高的背后,沪深北市场的单日成交额仍然处于2万亿附近的水平,即使市场指数创了新高,但股市日均成交额却未有显著放量的迹象。主要原因,来自场外资金仍处于观望的状态,仍未采取大举进场的策略,多空双方仍处于激烈博弈的状态。
与历次牛市相比,今年的A股牛市却显得不太一样。
例如,在历次牛市行情中,基本上离不开券商股的身影。作为与市场行情走向息息相关的券商股,几乎每一轮牛市都会起到引领市场上涨的影响作用。然而,在这一轮牛市行情中,券商股并未有积极的表现。在今年的牛市中,不少券商股走势明显跑输同期市场指数涨幅,甚至出现了不涨反跌的走势。
例如,这一轮牛市并未出现过去全面开花的走势,而是出现了结构性行情。结构性牛市,最典型的特征是板块之间呈现出明显的跷跷板效应,并不是全面上涨的行情。结构性牛市产生的背景,来自A股市场这些年的容量规模大幅增长,存量资金不足以满足大部分股票的流动性需求,由此导致结构性牛市的出现。
实际上,在全球主流的股票市场中,结构性牛市现象是比较常见的。例如,在美股市场中,即使股市已经走出了长达十多年的牛市行情,但股市赚钱效应基本上聚集在少数的头部公司身上,大部分股票的表现却明显跑输同期市场指数的表现。其中,科技七巨头具有很强的吸金效应,把其他股票的流动性都吸走了。同时,七巨头占据了很高的市场权重,直接影响着美股市场的走向。
只要股市容量规模持续扩张,那么在存量资金博弈的环境下,结构性牛市可能会成为未来A股市场的常态化现象。
4000点以上,“老登股”会不会大幅补涨?
拆解本轮牛市行情,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其中,第一个阶段是从2024年9月下旬到10月上旬,这一轮上涨行情基本上是全面上涨的走势,不少“老登股”依靠这一波上涨行情迅速走出底部。第二个阶段是2025年4月至今,这一波上涨行情基本上由科技股作为主导,大部分“老登股”基本上跑输同期市场指数的涨幅。
换言之,从3400点涨至4000点的过程中,不少“老登股”的表现,基本上处于踏空行情的状态。那么,在4000点以上,整个市场不排除会再次上演板块轮动的现象。
4000点以上,可能是A股结构性牛市的第三个阶段。在这一个阶段里,对基本面良好、估值较低的“老登股”资产,可能会存在阶段性的补涨机会,行业板块之间的跷跷板效应仍然存在。
根据历次牛市的运行规律,在牛市初期,主要依靠金融股等权重板块的快速拉升,推动股市行情迅速走出底部。在牛市中期,主要依靠周期板块的轮动上涨,推动市场指数的加速上涨。在牛市中后期,钢铁、石油、公用事业等滞涨板块开始出现补涨行情。到了牛市末期,ST股票和冷门股大幅补涨,最后完成整个牛市行情。
从目前A股市场的运行走势分析,基本上完成了前两个阶段,或者已经处于第二阶段的中后期。换言之,本轮牛市已经走了接近一半的空间,4000点也基本上完成了A股估值修复的需求。4000点以上的A股,到底可以走多远,取决于接下来政策红利的释放预期以及增量资金的流入预期。#沪指刷新10年新高!4100点指日可待?#
